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談央行接班人



談央行接班人

 

終於把我的第一本小說寫完交給朋友們試讀了。人就是這樣,在寫小說時看到一些題材就一直想,真希望小說快寫完好來寫這些543的,但真正要動筆又發現不知從何下手,所以先來寫一個簡單一點的,談一下台灣央行總裁的接班人。

 

由於擔任20年央行總裁的彭淮南即將在2月底退休,所以總裁接任人選過去一段時間是不少新聞媒體猜測的焦點,被臆測的人選從前院長林全,到綠營的胡勝正、陳博志和呂桔誠等都是,從最新的消息來看,雖然沒有正式公佈,但現任央行副總裁楊金龍應該會無懸念的接掌總裁大位,接下來是有個新聞是朝野立委對此人選同聲叫好,但你不妨問問自己,你真的相信楊金龍會是個好總裁嗎?

 

說真的,我和楊金龍不熟 (對,就像我和川普也不太熟一樣!),所以我不會像數字大師一樣隨便看到黑影就亂開槍,或是想給新官員來個下馬威之類的。這篇文章我主要想討論什麼”一個好的央行總裁應該是怎麼產生的?"

 

在定義什麼叫好的央行總裁前,你要先知道央行總裁在管什麼事?

央行看來權力很大,簡單的說就是管三件事。第一是貨幣和利率,所以這位大哥應該要是個總體經濟學家; 第二是管外匯,所以大哥必須是個國際經濟學家,甚至是不能空有理論基礎,應該要對原物料波動和國際收支付有一定的實務經驗。第三是管金融,這1~2年大家看到金管會主委很秋,還以為什麼事都是他在管,事實上金管會管的是上市櫃公司,銀行和保險業真正的直屬主管是央行,日本電視或電影演的金融檢查也是央行的業務。所以除了國際經濟、總體經濟 最好還要有金融的背景。

 

為什麼要有金融背景呢?很簡單嘛,因為全世界的金融業(特別是銀行保險業)都差不多,上面的頭頭都是群有錢又自以為是的人,在這個圈子是很講究輩份和倫理的。偏偏央行很政策都要靠這些人的配合,如果你想用威權硬搞,這些人不見得會鳥你,不然就是陽奉陰違,特別是這些年政府的影響力愈來愈低微尤為明顯。

 

總體經濟學家、國際收支經驗外加銀行界大老,台灣有這種人嗎? 有,彭淮南就是!

 

我看到最近不少新聞都說楊金龍是第一個央行內升的總裁,這其實是錯的,至少彭淮南就是從央行一路幹上來的。

這是wikipedia 裡彭淮南的介紹


從這個介紹你就可以看出來,彭是央行經研處出身的,後來轉外匯局長,再升到副總裁。

 

當一個人作到央行副總裁時代表什麼意思? 代表這個人就進入了總裁的接班梯隊了,於是彭接下來就被外派去中信局當理事主席。

 

現在的人很多可能不知道中信局是在幹嘛的? 中信局是一個很特殊的金融機構,主要負責二個工作,一個是大宗物資的採購,另一個是軍公教人員的保險和公家機關的產險。所以過去可能只有理論值的彭理事主席,在這個位子上就有機會印證匯率波動對物價的可能影響、國際原物料價格的變動、企業該如何避險以及國際收支付如何進行,此外,當然還包括壽險和產險是怎麼運作的。

 

彭在中信局主席之後的下一個位子是中國國際商銀(ICBC)的董事長。這個銀行很有趣,是清朝末年中國最早成立的四家銀行其中之一,也是目前兆豐銀行的前身。這家銀行除了有一般商業銀行的存放款、信用卡這類的標準業務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中華民國在美國的國庫代理銀行,所以如果台灣買了什麼飛彈、戰機的,錢就是從這個銀行付的。簡單地說,在ICBC的經歷中,彭除了更實地了解一般銀行怎麼營運的,還多了外匯管理、外匯支付、國際金融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位子,他和台灣的金融業業內人士搭上了線,成為了金融業的大老。

 

接下來可能就是不少媒體知道的事,原央行總裁許遠東飛機失事,彭淮南臨危受命接任總裁。

 

請你再回頭看看彭的歷練,或者精確地說他受到的栽培,你真的覺得他只是臨危受命嗎? NO,他其實早就準備好了。而且我相信同一時間受到類似栽培的絕對不會只有彭一個人。這就是當年的政治家,他們可能不知道什麼叫接班人計劃,但他們知道一個對國家未來至關重要的人材是需要時間培養的,而且需要給他不同的位子去歷練,這樣有朝一日國家需要這個人掌舵時,他才能熟悉各項業務而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事實上如果你看看彭淮南的經歷,你大概也就能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好鬥”? 很多人都批評彭容不下批評,只要有人敢批評他的政策,他一定拿出一堆數據和模型反駁你。說真的,要是我是彭我也會這麼幹。他媽的,你們這些拿了幾個數據到處虎爛的專家,等你們有我的經歷再來說嘴吧!

 

再一次說明,我對楊金龍沒有什麼意見,但楊的接任總裁其實曝露出一件事,那就是歷任總統的怠惰(甚至是彭淮南的怠惰),如果楊金龍是可能接班人選,為什麼他得不到彭淮南般的歷練? 萬一有一天楊無法接任總裁,請問我們的政府高層是否又有準備楊的接替人選呢?

 

最後談一下如果我是總統接下來我會怎麼做:

 

首先,我心目中的央行總裁的年紀應該是在60歲上下,而且他應該是被預設作2任在70歲左右退休。在這個前提下,我會告訴下一任的央行總裁(假設是楊金龍, 他現年64),他可能只會做一任,但這一任他要做好二件事:

 

1.      建好央行決策的機制 (行理事制度改革),讓重大決策可以真正落實到充份討論建立共識,而不是總裁一人拍板定案

2.      建立接班人才庫,我會要求新總裁在接任一年後提出至少360歲以下的可能接替人選,未來幾年內除非有什麼不可行之處,否則只要是央行總裁要求讓接班人選歷練的位子總統一律答應,這樣5年後或下一任總統接手時,手上就有足夠的牌可以打

 

說真的,除了原有職責,下任總裁能把這二件事做好,那就是萬幸了! 當然,我不可能是總統,而且台灣的政治人物要是有這種水準和遠見,今天的台灣就不可能搞成現在這樣了。

 

8 則留言:

  1. "金融業真正的直屬主管是央行。"
    我以為應該改成:"銀行業真正的直屬主管是央行"比較貼切。
    畢竟,央行是最後的融通者,銀行一定要看央行的臉色。

    金融業的範圍較大,起碼就包含了銀行、保險、證券、證投信、證投顧...。
    基本上如果業務單純(不涉及外匯),就不會跟央行打交道。

    回覆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3.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4. 如果沒有央行總裁的經歷就不能批評他的決策,那大家都可以批評總統的決策又是怎麼一回事?
    "說真的,要是那些立委官員跟彭老一樣有空他們也會來你blog留言:他媽的,你們這些拿了幾個數據甚至沒有數據到處虎爛的”專家”,等你們有我的經歷再來說嘴吧!"
    搏君一笑,請勿見怪。

    回覆刪除
    回覆
    1. 個人以為,如果那個位置誰來坐都沒太大差異(總統、行政院長?)或者同時有好幾個(民意代表),那就很適合被嘴

      刪除
  5. 小檔案_楊金龍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銀行系畢業(65年5月)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69年6月)
    英國伯明罕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 (78年6月)

    經歷:
    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研究員(78年7月 - 78年12月)
    中央銀行外匯局襄理(78年12月 - 82年12月)
    中央銀行行務委員(82年12月 - 83年2月)
    中央銀行駐倫敦代表辦事處主任(83年2月 – 86年5月)
    中央銀行行務委員(86年5月 – 86年12月)
    中央銀行業務局副局長(86年12月 - 90年9月)
    中央銀行業務局局長(90年9月 –97年3月)
    中央銀行副總裁 (97年3月- 迄今)
    楊是經歷過央行內部許多職務,但沒在非央行單位待過。加上過往一向低調,外界其實不太清楚他的行事作風。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parus-:

      多謝補充. 從這裡你就看到一個矛盾之處. 如果大家都不太認識這個人, 為什麼會不分藍綠立委都覺得他是個好人選? (不就是藍的覺得還好不是綠的, 綠的覺得還好不是藍的!不是嗎?)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