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公司的品格2之鄉民再問


公司的品格2之鄉民再問


之前的文章約略有提到我正忙著寫第二本書。是的,我從去年9月中開始寫作,目前大致完成2/3了。Hopefully, 我可以在3~4月底完成寫作, 這樣預計年底可以上市。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預作宣傳,而是我一直感念著上本書大家的幫忙以及裡面一個最受好評的單元鄉民提問。常有人問鄉民提問真的是鄉民問出來的嗎? 其實是一半一半,但會有這個單元真的是看ptt-stock版中有人問, “公司經營不善 董事長為何不用下台?”而來,讓我深深覺得寫一堆理論,有時候簡單明瞭的問題才是大家想知道的。或是本站最受歡迎的文章要如何掏空一家公司? 這也是鄉民問出來的。還有一個是公司被掏空, 為什麼會計師不用負責?” 也是出自鄉民之問。(可能還有別的 但是我忘了). 看看下面我自己想的鄉民提問, 說真的, 我自己都覺得亂無聊的。
 

Anyway, 我正在寫書而我覺得這本書應該是匯集大家的意見,所以我想請你幫我想一想你有興趣的問題, 或是有什麼你覺得可以被列入教案的題材. (當然, 別傻了, 我是不可能付稿費給你的, 要是你知道賣一本書我可以拿到的稿費, 說不定你還想捐錢給我哩!)
 

我可以想像,你一定會想, 我又不知道什麼是公司治理, 萬一我提的問題和公司治理無關怎麼辦? , 我偷偷告訴你, 我在寫上一本書時我也不知道什麼是公司治理. 書還不是照賣了一萬多本。俗話說的好, “要錢的死不拿 不要錢的拿到死”. 反正提問題又不用錢, 你怕什麼.

 我惟一擔心的是你到三月才提問題, 然後提了個殺千刀的好問題。看~這樣我就監介了。

以下是我目前寫作題目和進度, 我覺得也沒什麼好故作神祕的. 只是給大家參考用. 你有什麼好想法就放馬過來吧. 萬一沒被錄取也不要難過, 有可能你的問題很好, 但我不會寫. 或者…..你的問題真的很爛! 真的被採用的, 我這裡能想到的, 就是在第一刷出來時寄一本作者簽名書給你.(當然限台灣郵局寄得達的地方, 不要整我你住在聖多美及普林西比共和國). 好啦, 希望大家多多幫忙吧!

對了, 有意提問者 可以直接在下面留言. 這樣大家就知道是你先問的. 或是你真的不想讓人家知道 那就email給我吧. ruslee@gmail.com .

ps. 我正在寫F-再生的教案. 沒有回覆你並不是因為你的問題爛, 等我教案告一段落再回頭來想. 請見諒 也請繼續提問.











41 則留言:

  1. 請問要怎麼提問呢? 是寄mail給你嗎?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提醒. 已補充.
      建議直接留言題目, 這樣大家就會清楚哪些有人問過. 或是直接email給我是另一種方式

      刪除
  2. 兩個問題:
    1. 賺錢的公司為什麼要上市? (想了解大老闆真正的想法,獲利了解還是想出名??)
    2. 大股東在股災時常見的避險手法?
    謝謝
    Jeff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Jeff:

      我先快問快答:
      A. 賺錢公司為何上市?
      除了傳統印股票換鈔票或是擔任上市公司老闆走路有風外, 我猜有幾種可能:
      1.這個產業本身就是屬於要不停資本再投資的行業, 如DRAM, LCD...這類.
      2. 有些企業帳面賺錢和實際有現金淨流入不同, 對資金需求很大(上面的就是)
      3. 多一種資金來源,股票上市後銀行借貸利率也會下降
      4. 提高公司知名度 有助業務拓展或吸納人才 ( 也能提一些股票計劃)
      5. 老闆很犯賤地 ...不,很偉大地認為公司財務透明 可以提高公司管理制度....
      應該還有其他的 還沒想到

      B. 有一些金融工具 如個股選擇權或期貨, 不過說真的, 我不認為有太大效果. 我可以再想看看

      謝謝率先提問.

      刪除
    2. 謝謝版大回覆
      我個人待過幾家有點歷史的中小企業上市公司, 可以稍微參與老闆決策圈的相關職位(當然是沒有發言權的小摟摟啦!) 我觀察的幾位老闆, 大多是當年想壯大企業規模才走上上市之路, 有心經營的老闆當然是一部部讓成為產業的一方之霸,本身持股比例還挺高的(持股高低又是一個大議題了XD); 有的老闆上市後, 發展個人事業去了.... 保持初心還是挺重要的~
      當然版大的這五點也是重要的因素!
      至於第二個問題, 對公司有信心的老闆當然是沒想這些避險甚麼的, 帶領公司走出不景氣才是王道! 至於喜歡炒股票的老闆, 相信一定有很多手法可以操作避險, 合法非法皆有(買進庫藏股於公於私好像都是個好方法?). 若能讓投資大眾更了解其中的來龍去脈, 洞悉大股東的想法,對投資人也是多一層保障.
      還需要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益~

      刪除
    3. 製造筆電 廣達科技 很賺錢當初不想要上市 因為客戶要求.

      政府找上門 希望你上市.

      刪除
  3. 為什麼母公司要設一堆子/孫公司,轉投資來,轉投資去?(稅務考量?法令限制?)
    ffivej@gmail.com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外面流進集團的錢可以保留,而使錢很難流出集團。會有很多關係人交易,而且子/孫公司IPO(把外面的錢又收到集團內了)後,集團受益很大,但是交易流動性變差。

      刪除
  4. 國寶人壽案例, 如

    1. 炒作龍邦, 覬覦台壽保
    2. 被金管會勒令不准投資房地產, 還是可以弄到房地產
    3. 被金管會勒令不准買資產證券化商品, 還是可以去買到”重新包裝債券”, 裡面還包了無信評紙上公司的債券
    4. 原董事長朱xx, 下任董事長葉xx之背景等等

    回覆刪除
  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6. 企業併購時,要取得被併購公司多少股權時會作哪些考量?
    例如日月光決定收購矽品時是宣布要取得24%,第二次改為49%,最後決定收購100%。
    這些比率純粹是財務操作上的考量嗎?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Sam:

      購併流程主要就三個, 1. 雙方董事會通過, 2. 雙方股東會2/3股數出席,出席1/2通過. 3. 主管機關同意(或不反對)

      至於你提的比例, 這要看雙方是分合意購併或不合意購併.還有這家公司法人/散戶/經營層董監自己持股比等

      刪除
  7. 想請教:
    為何有些公司資本額明明不大,經營績效也算不錯,董監也有能力購入更多股權,但是卻將持股水平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情況?(Ex: 中租)在這種情況下,公司派股權持有人與公司其他大股東是如何看待彼此之間的關係的?

    感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Chris Wu:

      我並沒有特別研究中租, 一般來說有幾種可能:

      1. 股東檯面下控制持股很多, 這種持股可能是像基金會這種 或是私人投資公司 或是交叉持股 策略聯盟這種. 所以你看到董監持股低, 但底下真正的影響性持很高

      2. 老闆有辦法搞定法人 或者是法人就是相信這個經營者(如張忠謀)

      3. 這個行業具有高技術性 一般人入主了也不知道怎麼經營 (像矽品)

      刪除
    2. 感謝,我持有的中租很少,對它的資本結構比較感興趣

      刪除
  8. 過去有長期追蹤過威強電的營運狀況,但她出現營收不實的情形時,就立刻捨棄了,比較好奇的是,這是公司與會計師聯合作弊?還是公司單方面的操作?F再生也是有趣的案例,F股的財報,本來就有很大的被質疑空間,而再生公司在事發後的種種說明,跟證交所查帳之旅,都讓人有許多遐想的空間,到底是禿鷹盯上了鮮肉?還是腐屍讓禿鷹有啃食的目標?這兩個故事,都期待作者的解惑。

    個人比較好奇的是企業的接班問題。家族企業制與專業經理人制,在公司治理上各有利弊得失,如何由永續經營的角度來評估?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孔彰:

      1. F-再生及威強電 或是我書中的教案, 我都比較傾向要是讓大家從"歷史經驗"中討論如何建立制度 避免類似的爭議再發生. 結論是什麼, 只好請您期待我的新書了(結論和blog講的不太一樣)

      2. 家族企業及專業經理人制如您所說各有利弊.本來就該視各企業自己的情況. 只是從台灣目前看來,愈來愈多的第二代或第三代並不想接班. 現在情況也不再是"恁爸叫你接 你就給我接". 所以如果建立專業經理人制恐怕是台灣企業要面臨的大挑戰.

      刪除
    2. 感恩~非常期待您的新書,希望能比上一本更精彩~~

      之所以會提到接班問題,是因為長期對資本市場的觀察,接班問題是目前台灣企業界檯面下最迫切的未爆彈,之前在您的BLOG有看到您的觀察,不知道是否有機會在您的新書哩,看到這方面的探討?

      刪除
    3. HI 我的新書並沒這方面討論. 主因還是我想說新書最好還是寫不同的題材. 不過你說的對, 這是重要的議題, 我決定把這題納入鄉民提問.

      刪除
    4. 感謝您願意接受這個議題,期待~~

      另外,備供出售這個科目,長期以來一直是讓人困擾不安的存在,這個被用來藏汙納垢的地方,似乎也是金融股股價持續低迷的元兇之一,不知道這個議題,是否值得在公司治理的書裡被討論?

      刪除
    5. 孔彰兄:

      我的新書採用了你的提問, 煩請email: ruslee@gmail.com 你的大名和寄件地址 待新書出來 我請出版社直接寄給你

      刪除
  9. 1.證所稅假設可以正常的實施
    對於台灣長年來 主力/媒體/官員/劵商 之間的互相勾結與炒作
    所需要的大量人頭問題 有辦法改善嗎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哎...你是本站老讀者了, 你應該知道我對這件事的態度. 這個我會寫進書中, 表達我的想法.

      刪除
  10. 2.董監等關係人常兼任多家公司 所以有 競業條款 這種東西
    這真的有用嗎 亦或只是另一種 敬業條款

    回覆刪除
    回覆
    1. 目前有愈來愈多上市櫃公司都走向控股模式. 經常母公司董事/經理人也兼子公司職位, 因此愈來愈多公司開始對競業條款解禁. 事實上競業這件事除非對原公司有影響, 這種規定也不合理

      刪除
  11. 3.低持股高薪水的經營階層
    比如說 持有的股票市值 比 年薪紅利 大不了多少(我沒說是笨Q的李X耀)
    甚至搞到公司沒賺錢 像這種貨色 只能自求多福 閃遠一點 無法可管嗎

    回覆刪除
  12. 4.現在如果藝人亂推薦藥品或保健食品 吃出問題要負一部分連帶責任
    那訪間的財經雜誌 報紙與電視節目 的置入性行銷投資推薦 也是無法無天狀
    亂吃藥品傷身體 亂聽明牌傷荷包 的問題
    目前看起來 好像沒有改善多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正在寫f-再生案例, 這個情況我查一下 會列進本案例的公司治理意涵

      刪除
  13. 5.為什麼台積電這麼大的公司還可以跟政府要求租稅減免
    這些錢應該給更需要的新創中小企業 不是更好嗎
    政府的錢有限 大公司吃牛排 小公司只能吃牛排醬
    這樣對整體的科技競爭力應該有負面影響

    回覆刪除
  14. 6.今天2016/01/20 台積電占台50權重28.11% 嚇死人的高
    在正常國家都很少見(韓國的三星也沒那麼誇張)
    一大堆龍頭公司早就腰斬了 只剩這家全台市值最大的在撐點數
    所以稱越久 權重比會越高
    只要它一下去 想必有不少人要尿褲子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楊老大: 看起來你是卯起來了...我查一下台積電比重沒有你說的那麼重
      http://www.taifex.com.tw/chinese/9/9_7_1.asp

      會造成這樣, 如你所說是因為台積電的資本額大外加股價一直漲之故. 有人說美國去年指數虛胖 主要也是來自FANG這四家貢獻所致

      刪除
    2.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3. 版大你好,感謝你的回覆
      其中第6點我是指台積電占"台50"的權重
      http://www.tse.com.tw/ch/trading/indices/twco/tai50i.php

      台50占台股總市值約7成, 而與大盤點數的相關係數至少98%以上
      而台積電又占台50中的28%, 市場本益比與預估EPS簡單算一下,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就是個國中數學公式的問題了.

      刪除
  15.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6.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17. 想請教一下,一般散戶有可能聯合起來角逐上市櫃公司董監事席次嗎? 如果可能,應該怎麼做成功機會比較高?

    回覆刪除
    回覆
    1. 過去曾有一個例子 是嘉泥. 不過這個人只當一屆 下一次就被公司派用縮減董事席次方式給弄掉了. 主要是法令規定要一定持股以上的人才能公開徵求委託書. 另一種情況就是當年的委託書大王, 在新書會寫到.

      刪除
  18. 想請教一下,傳言關於宏達電欲切割VR成獨立公司,對原宏達電股東的影響為何(猶如當初威盛切割宏達電)? 為什麼普遍對此舉是有疑慮的? 公司分拆業務上市是否有正面與反面的例子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林兄:

      這個可參考我書中英業達/英華達的案例. 簡單的說, 一個部門在大公司時, 上市櫃公司有很多的要求和資訊揭露. 但一旦切割出去, 就是一家一般的普通公司, 這時老闆就很容易用激勵員工、分散股權或增資等方式把最大塊肥肉吃進自己的嘴裡

      刪除
  19. 想詢問新書是否有預計哪時上市呢? 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的文稿是四月底就都交給出版社了 出版社目前排定是九月底十月初上市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