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的新聞稍稍有了一點國際化. 主因是美國期中選舉揭曉了, 共和黨大獲全勝同時掌控了參眾二院, 這二天很多媒體說, 這是歐巴馬跛鴨(lame duck)時代的開始, 因為共和黨勢必利用對國會的控制抵制過去幾年一些有爭議的法案, 如Obamacare, 也有媒體說這幾乎注定了二年後的總統大選共和黨會勝出, 甚至還有媒體把這件事投射到另一匹台灣馬身上, 認為月底的大選也差不多會是如此. 不管如何, 我覺得台灣媒體對於美國的了解似乎都有點似是而非, 或者只是固定”抄襲”美國特定媒體的論點. 所以我想用一點點自己對美國的了解來向大家解析不同的看法.
1.
什麼是美國期中選舉?
在美國重要的職位中, 總統任期一任是4年, 絕大多數的州長也是(有二個州, 州長任期只有2年), 另外在聯邦國會當中, 聯邦眾議員的任期是2年, 聯邦參議員的任期是6年. 因此, 就像台灣現在切割選舉為2年選地方2年選中央(總統, 立委)一樣. 美國是二年一次大選. 一次被稱為總統大選, 另外沒有選總統的那一次稱為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
這基本上是從歐洲來的制度. 傳統的歐洲國家是由貴族組成的元老院和國王共同來統治國家, 在法國大革命後執政者被迫和由平民組成的議會來共同治理.於是就出現了以貴族為主體的上議院和以平民為主的下議院. 雖然如今國家很多只是保留二院之名, 而只有一院真正在執政(如英國下議院和日本眾議院),
不過美國仍然維持了二院制的傳統. 所有重要法案都要二院同時通過.
在美國, 參議院(The Senate)就是上議院的化身, 是由每個州固定有2名參議員而組成, 所以參議員一共有100位, 參議院議長固定就是美國副總統. 所以為什麼你在新聞上會看到這次大出風頭的肯塔基州參議員Mitch McConnell會成為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而不是議長的原因.
相對來說, 眾議院(The House)就是下議院, 共有435席, 這是依人口多寡來決定的, 所以人口最多的加州在眾議院就會比其他州有更多席次. 眾議院的頭頭自然就是眾議院議長(Speaker). 目前和未來的議長是共和黨的John Boehner.
3.
是不是共和黨掌控了國會, 歐巴馬就成為跛鴨(Lame Duck)?
跛鴨一詞原本指的是總統在第二任結束前, 因為大家都知道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連任了, 所以紛紛將資源轉向下一個最有可能的總統身上, 造成現任的總統不太有人鳥, 喊也喊不動的情況. 就像跛腳鴨一樣. 換句話說, 從上述可知, 不管民主黨是否大敗, 本來在第二任任期過半後, 歐巴馬就注定是跛鴨了.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看, 反對黨控制了國會, 對歐巴馬的權力影響也沒有台灣媒體說的這麼大. 因為美國是總統制. 總統具有至高的權力, 如果國會通過了任何歐巴馬不喜歡的法案, 總統是可以直接否決的, 而不是一定要乖乖接受. 如果真的要抵制歐巴馬, 美國國會能做的事只有三個, 把美國總統送來的法案否決、把聯邦政府預算否決, 和對於一些需要國會通過的人事案強烈要求提出親共和黨的人選. 以這三項權力來說, 前二項在過去幾年玩了很多次, 早就是美國人民深惡痛絕的事, 如果再這麼搞, 很多人會把帳算到共和黨頭上.
所以他們會寧可把有爭議的法案拖到總統大選或之後, 這也是你看到目前呼聲最高的共和黨領袖Mitch McConnell表明了, 就算他當上參議院多數黨領袖也不會廢止Obamacare的原因.
相對的, 共和黨會利用這次結果陸續去掌控參議院內一些重要委員會, 如軍事和外交委員會, 負責銀行監管的銀行事務委員會或是如撥款委員會等. 利用這些委員會來迫使華府相關的官員讓政策趨近共和黨.
4.
是不是這次選舉結果就注定2016年會是共和黨取得總統寶座?
雖然很多人認為期中選舉就是對執政黨的信任投票. 不過對很多美國人來說期中選舉和總統大選真的是一碼歸一碼. (這就像台灣很多人縣長會投給綠的, 但總統不見得一樣). 最重要的原因是, 期中選舉比較不會牽涉到一些美國傳統的社會議題和全國性政治議題.
之前介紹美國二黨政治議題差別的文章:
總而言之, 這次選舉的結果當然會對美國一些產業, 如過去一直被盯著很緊和一天到晚被告的金融業, 或是傳統非常共和黨的軍火業、石油業..等帶來利多, 但如果要像台灣媒體說的讓Fed加速升息, 或是加速什麼TPP進程..等等, 我覺得那是想太多了.簡單地說, 美國是總統制, 除非歐巴馬改變他的心意, 否則未來二年美國還是會依歐巴馬的步調前進.
這次選舉真正凸顯的應該是另一個全球性議題, 經濟成長了分配卻出現了問題. 也就是所有經濟數據都很亮麗, 但是老百姓並普遍無感, 甚至是覺得自己變貧窮了.這不只是歐巴馬的難題, 也是馬英九或是未來多數國家領導人的難題. 在傳統經濟學還一心想著把餅作大的同時, 卻忽略了分配的重要性. 接下來我相信, 大家都會再看到更多執政政權的敗選, 甚至在未來10年內看到社會主義再重回主流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