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數字的迷思


數字的迷思

 

最近我想作一個小小的研究, 討論一下台灣的貧富差距問題. 在看下去前, 先請你問問自己, 就你個人認為或是對週邊人物的感覺. 你覺得近三年來, 台灣的貧富差距是愈來愈大還是愈來愈小?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麼, 我個人是覺得愈來愈大, 可是你知道嗎?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 這三年台灣的貧富差距是愈來愈小的(應該說朝愈來愈小改善中). 我想這一刻應該有不少人開始大罵政府作假.事實上, 如果你去google相關議題, 你也真的會看到不少媒體以報稅所得差距或是以20等份差距(主計處是將統計所得由高而低分為5等份)高達90幾倍這種數字來嘲諷政府. 不意外, 這些數字多來在野黨號稱財金人物的論點, 或是一些刻意製造驚恐數字, 打著為民發掘真相, 但其實更是為了自己銷售數字或收視率的媒體. 但也因為如此, 如同台灣許多社會或財金議題一樣, 由於這些人過度偏好聳動的題材, 反而讓政府單位有了反駁的機會, 最後是各說各話, 到底這些人是真的說錯了, 還是我們政府真的操弄了這個數字? 抑或是我們該從這些數字中調整什麼, 反而最後都不了了之.

 

因此我想用這篇文章試著說明主計處計算的架構. 另外再衍生告訴大家真正的問題在哪裡?

 

先講一下主計處的數字是怎麼來的.

和調查物價或失業率一樣, 主計處有一個龐大的調查小組(含括地方政府單位), 他們會以電話、面訪等以抽樣方式來推估整個情況. 基本上這是個依照國際標準的作法. (請特別注意國際標準這四個字), 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有人質疑主計處公佈數字時, 主計處總是告訴你他們完全依照國際標準程序, 然後再順便提醒你一下, 他們只是調查單位, 所作的只是呈現調查結果供決策者和百姓作參考, 他們不負責任何政策執行, 所以要怪就去怪別的單位, 不要怪我們, 我們真的沒有理由要造假.

 

根據主計處的網站, 他們會以為單位, 抽樣台灣一萬多個家庭, 還會經過覆審之後才會作出統計數字. 我知道此時一定有人懷疑民眾的拒答率或是低()報所得可能造成的偏差, 造成這份報告數字可信度失真. 說真的, 雖然我統計學修了二次, 而且一直很頭痛. 但其實以這幾年大選數字, 甚至是投票所出口民調等結果論看來, 我倒傾向統計學已經進化到了相當可信的程度. 真正的問題應該出在制度設計本身.

 

首先, 制度上的設計是以為計算單位. 不難想像, 通常比較有錢的人傾向自己買房子獨立出去, 收入低的人容易和父母住一起或是租房子住. 即便如此, 因為一個戶口內住了4~6個人的所得加在一起, 即使是窮一點的人加一起的數字也會變得好看. 結果也讓這個數字看起來不那麼嚇人.

 

另一個問題是, 因為這個統計是調查所得”, 所以並沒有把資產考慮進來. 你可以想像一個情況, 有個傢伙在東區有一筆土地市價十億元. 因為嫌麻煩他也懶得出租, 直接把土地向銀行質押拿錢出來花. 從統計上來看, 他是不折不扣的低收入戶, 因為他沒有所得而且還要付利息給銀行. 可是從一般人的觀念, 這傢伙是超級富豪. 這種人多嗎? 坦白說在近年來因為不動產的飆漲, 這種人愈來愈多. 同樣的情況, 在我們主計處調查的所得分類中, 資產交易所得也不納入所得計算中, 換言之, 如果你今年賣房子賺了5千萬, 或是如一些鍵盤股票神人, “只要股市有開盤 我就有花不完的錢”, 那麼就算你據實告訴訪查人員這項資料, 他也不會列進去的. 可是你可以想看看, 台灣的有錢人真的是靠薪資嗎? 當然不是, 反而是愈有錢的人, 財產交易所得的比重會愈大, 可是這項所得並沒有被列入所得統計中.

 

那為什麼我們統計人員不把這項所得算進去? 因為國際規則是沒有加進去的. 那為什麼不加進去? 很簡單, 因為規則的制定者國土很大, 人口很多, 他們認為這種非常規的所得如果算進來容易造成偏差. 可是當台灣政府走向國際標準時, 卻不去想這件事. 忽略了台灣現實的情況和美國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物價指數上, 老百姓總是抱怨物價飛漲, 但是政府公告的物價指數一年差不多都在上漲2~2.5%左右. 所以你常會聽到馬總統告訴你, 我們的物價非常穩定, 甚至遠優於鄰近國家, 來代表他執政的努力. 但是很明顯地, 每一次這種說法都受到不少人的駁斥.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落差? 其實還是一樣的, 因為我們調查物價是採取國際標準.

 

你可以想一下, 美國政府是怎麼調查物價的? 很簡單嘛, 拿不同商品長期追蹤在Wal-mart, Target, Bestbuy 這些地方的物價. 為什麼? 因為大多數的美國人都在這些地方消費. 因此這就成為了國際標準. 所以台灣在調查消費物價時, 也常用家樂福、大潤發這些地方的物價. 用這個地方的好處是, 除非家樂福倒了, 否則你可以建立長期趨勢來作比較, 去一趟家樂福也可能一次完成數百種商品的調查. 可是問題來了, 台灣大多數的人其實是在傳統市場消費的, 傳統市場基本像是股票市場, 是每天價格都在跳動的, 而且一有重要消息(食品安全或天災)馬上會反映在傳統市場中. 而大賣場因為有長期供貨合約的關係, 價格相對穩定, 而且有平穩物價的功能. 最後的結果當然不意外, 政府結算出來的統計數字和民眾的感受明顯不相符.

 

還記得我之前一篇文章叫不要再迷戀GDP?”. 有一位讀者的留言切中全文的精義. 他說本來是經濟好 GDP數字自然好, 但因為政府迷戀GDP, 所以變得本末倒置 “ . 這正是我想寫這篇的意義. 貧富差距比, 或是物價指數也好, 本來的功能是想透過數字, 真實反映出我們社會的實際情況, 好讓決策者作為政策調整的依據. 可是或許是我們政府對於國際上不把台灣視為一個國家而自卑感作祟, 反而事事都要以國際準則為基準, 卻忽略了這些數字原本應有的功能. 甚至政治人物把它拿來作為相互攻訐的題材, 而執政的一方為求避免攻擊, 貧富差距變成不是政府調整政策的方針, 而是為了粉飾太平而拼命美化的數字. 你或許想這種數字要怎麼美化? 當然不是把高所得的20%所得降下來, 而是想辦法把最低所得的20%數字拉上去. 怎麼作? 很簡單, 直接給錢就行了. 當然政府不可以無緣無故地給錢. 所以呢? 在今年政府調高了俗稱貧窮線的中低收入戶的申請門檻, 預計從明年起台灣會有66萬人每個月可以因為中低收入從政府拿到補助. 這樣一來, 社會福利為名, 政府名正言順地拉高了最低20%人的收入. 而更好笑的是, 歐美國家這麼作, 通常都是透過對有錢人課稅, 再利用政府作為分配工具, 把錢分到窮人手裡. 但是中華民國不敢這麼作, 所以是透過舉債來發錢給窮人, 最後結果是如我之前說的, 是我們社會的每個人, 特別是我們的下一代拿錢出去給窮人, 而這一切只是為了讓政府的數字更好看.

 

這篇文章說的雖然是統計數字, 但我想表達的還是我在不要迷戀GDP裡說的, 不要再去迷戀這些國際標準. 或者說, 台灣的主計處絕對有能力作出二套數字, 一套供台灣發佈在國際上用, 而另一套供為決策者依據用. 更何況不管是失業率或是貧富差距每個國家的定義都不同.(例如有的國家用稅前所得, 有的用稅後. 有些國家扣除社福所得, 台灣是加入的), 本來就不能作為比較. 更遑論一味迷戀數字, 卻不肯相信現實更是愚蠢無比的行為.

 

失業率也好, 物價指數也好, 或是本文談的貧富差距. 這些數字的目的是為了讓執政者或相關決策者了解社會的現況. 台灣一味依照國際標準的結果反而讓這些數字失真. 而我們的決策者或是官員卻深信這樣的數字才代表真相, 所有指責都是為反對而反對. 最終的結果自然不意外, 政府的決策讓人民感覺背離.

 

不管是公司治理也好, 還是相關財金指標, 在本BLOG中我都一再提到, 請政府不要為了國際評比而本末倒置了這些數字真正背後的意義和功能. 就如同每個國家都有其文化背景, 每項制度也都自然建構在該國的背景環境之上, 一味抄襲和移植, 除了讓台灣看起來和國際接軌, 但真的沒有太大意義. 是要追求面子重要還是裡子重要? 這或許政治人物該思考的.

1 則留言:

  1.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113000092-260202

    看起來我們主計處似乎有改善的意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