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 星期四

基本常識

 

基本常識

 

最近聽到了幾個醫院急診室的故事. 有朋友跌落水溝蓋骨折,整個腳腫起來,在醫院急診室待了5天才等到病床. 另一個朋友的故事更扯,他媽媽走路跌倒,隔天才發現因為坐在燒燙的地面,屁股被嚴重灼傷,由於等不到病房,只能在急診室躺了好幾天,中間過程很複雜,但最後是個不幸的結局.

 

其實就和20多年前就有人在喊,政府要重視少子化問題一樣. 醫護人員的短缺早就是顯而易見的問題了. 台灣到處在蓋醫院,但能完全依規劃病床數運作的新醫院不多,理由就是硬體設備容易,但護理人員不足.

 

那為什麼護理人員會不足呢?

在我東吳上學期課裡,有二位同學報告,其中一位是護士,另一位是警察. 他們分別在前工作做了5年和6年,這二位目前都在銀行分行工作. 工作了2.

 

我當時就很好奇,你們二個在原工作都做了5年以上,理論上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了,為什麼想跳槽到銀行啊?

 

年輕人的回答非常直率─為了錢啊!

 

我心想,不可能吧,你當了5~6年的護士和警察,你的薪水會不比上做2年的銀行員?

答案一樣很驚人─對啊~ 就是這樣

 

前護士又補了一刀,我當護士,我已經可以看到我10年或15年的工作和薪水了。但銀行給了我很大的可能,我知道靠我的努力可以賺更多

 

看到這裡,我猜一定有人說,當護士和警察,應該要抱著為民服務的精神,怎麼可以一直都想到錢?

 

幹,我最杜爛講這種屁話的人. 憑什麼你享受高品質的服務是建立在別人的犧牲之下?

 

簡單地說,一個工作要嘛是錢多,要嘛是有尊嚴,當然最好是錢多又受尊敬. 錢多沒尊嚴的工作有人做、有人不肯做. 錢少但受尊重的工作同樣有人做、有人不肯做. 但我確定的是,錢少又沒尊嚴的工作,大多數的人都不想做. 而很遺憾的,護士和警察就屬於最後一種.

 

當然,你可能想,那直接幫護士加薪不就搞定了? 是啊,這就是標題─基本常識的原由. 但實施起來是有困難.

 

首先,台灣的醫院和大學差不多,基本上分公立和私立(雖然名義上都是財團法人). 因為公立體系龐大,所以基本上私立(民營)的薪資待遇就是比照公立. 而公立體系則是有一套僵固的人事薪酬系統. 也就是14職等. 每個職位都比照一個職等,可以領多少錢就看你的職等和年功序. 換言之,除非把整個公立醫療體系的職等都上修,否則是無法隨便加薪的.

 

另一種方法,就是不加本薪,改用津貼的方式. 這個差別就是退休金和年終獎金而已.

但不管是加薪或增加津貼,都會指向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醫院本身不賺錢.

 

這些年台灣的醫院主要來自二個收入─本業醫療和業外, 後者主要就是美食街、停車場這些,長庚體系比較特殊,還多了一個─持有台塑集團股票的股利.

簡單地說,多數大型醫院在台灣本業是不太賺錢的,盈餘主要靠業外. 這種情況不是台灣獨有,美國很多大型醫療體系情況也差不多. 主因來自看病的人愈來愈多,但保險(健保)的給付愈來愈少.

 

當然,再扯下去就是陳年宿便了─台灣的健保到底是一種保險還是一種社會福利. 如果是前者,那就是要提高患者自付額,或如保大不保小(一定金額以上才有健保給付). 如果是後者,那就不要再執著於三小財務健全了,政府就是乖乖編預算概括承受. 問題就在台灣政府又想當婊子又想立貞節牌坊. 所以這個陳年宿便就一直累積在體內成為隱患了.

 

另一個很多人不敢明說的原因─就是護士憑什麼領高薪?

因為受儒家觀念的影響,大家覺得會唸書拿好學歷的人領高薪是正常的,但當護士或當警察的,至少在台灣,都不是傳統上會唸書的那群人. 所以大家可以接受醫生一個月領30~50萬,然後幹譙健保給付太差. 卻不能接受一個月領4~5萬的護士覺得自己薪水太低. 事實上很多護士就算覺得自己薪水太低,但想到自己的學歷,也不敢站出來批評為什麼醫生的薪水是自己6~10? 所以就摸摸頭,自己辭職轉行就算了.

 

警察和護士都是號稱的社會安全網. 就像做水電的一樣,他的學歷或許不高,但當你家停電或是水管爆裂時,就算跪著,你要把他求來. 大家都說我們需求警察和護士,但現實是她要的現實你卻根本給不了,只會成天會精神安慰法. 台灣的警察和護士加來肯定有上萬人,我相信我的那二個學生不會剛好是特例.

 

政府官員和學者們,不要再成天高瞻遠矚地提出問題,做點基本常識告訴你該做的事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