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9日 星期二

為什麼日本公司治理排名這麼差?

 為什麼日本公司治理排名這麼差?

 

記得2019年我參加東吳大學陳冲講座時,有個老師提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日本的公司治理排名這麼後面?” 當時被問的人不是我,所以即便有答案我也沒回答。這篇就來談談,被台灣政府當作大事的亞洲公司治理排名背後的謬思!

 

2018 CG Watch Asia Market Ranking:(亞洲公司治理排名)

 

Ranking

Country

1

Australia

2

Hong Kong

3

Singapore

4

Malaysia

5

Taiwan

6

Thailand

7

JapanIndia

P.S 這個評鑑是二年公佈一次;2020 Taiwan 上升到第4JapanMalaysia 併列第5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有同樣問題: 為什麼日本公司治理排名這麼差?

 

這個老師會這麼想(或是很多人會這麼想),一定是認為日本企業競爭力這麼強,怎麼可能公司治理這麼差? 對吧?

(你有沒有發現這個表沒有Korea? 韓國在20182020都排第9)

 

這正是一般人對公司治理最大的誤思,事實上公司治理好和公司競爭力強是完全二回事。舉個例子來說,台灣有家公司叫大立光,這家公司企業競爭力很強吧? 至少它的股價和EPS是這麼顯示的沒錯吧? 那你知道大立光在台灣公司治理的排名是多少嗎?

 

台灣公司治理排名評鑑已經有6年了,前二屆大立光都不在公佈名單中(分別公佈台灣最好的20%50%公司),後四屆分別落在3650%、5165%、3650%、2135%這個區間,為什麼會這樣?

 

這其實是因為大家都被金管會和證交所,以及一堆隨波逐流的媒體給洗腦了。這些人告訴你,公司治理是個好東西,只要公司治理好的公司就是好,所以你也就信了 (不相信你問問自己,是不是也這麼認為?)

 

其實公司治理就像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防弊,但住在台灣你一定知道民主制度不是沒有壞處,民主最大的壞處就是─沒有效率。亞洲有個國家叫新加坡,如果全球競爭力變第五,台灣的總統會出來放鞭炮,但新加坡的內閣是要檢討的。這是因為新加坡覺得他們的國家需要的是高度的效率,民主這種東西只要維持基本的就好,我猜大立光的老闆也是這樣想的。

 

再更進一步回到問題本身, 為什麼日本公司治理排名這麼差?”

 

要回答這個問題,你必須先了解CG WATCH的公司治理評鑑是怎麼做的? 基本上,這種公司治理評鑑的做法和很多XX評鑑都差不多,就是主辦單位會弄出一套問券給你回答,產出一個分數後,再根據你們國家這段期間有沒有出些什麼鳥事再扣分(例如台灣就曾因為中石化的荒謬股東會案被點名)

 

簡單地說,就是主辦單位會先設定一個完美模型,你們國家和這個完美模型愈接近的,分數就會愈高。那這個完美模型是什麼? 答案就是英美的公司制度。所以你看看前幾名的國家,澳洲、香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你有沒有發現他們有什麼共同的特色? 沒錯,他們都是前英國殖民地。而你可能知道日本有一套和這個世界都不同的公司制度。

 

舉個例子來說,這項評鑑有個分數很重的項目,那就是你們國家用的是不是IFRS會計制度。

 

如果你對會計夠了解,你會知道IFRS最早是歐洲的會計制度,所以這些澳洲、馬來西亞本來用的就是IFRS會計制度,而台灣呢? 台灣是在幾年前從GAAP轉型改為IFRS。如果你常看財經新聞,你或許知道,這些年國泰金和富邦金獲利節節高升但股價不太漲,就是因為市場對於台灣即將實施的IFRS17號公報憂心忡忡。這個新聞告訴了你什麼事? 那就是台灣雖然目前主要實施IFRS但並沒有全面實施,那麼日本呢? 日本目前的用的是改良式的GAAP。從這裡你大概就可以了解,為何馬來西亞會勝過台灣,而台灣會勝過日本了。

 

當然,這只是大略的解釋。事實上日本企業由於內升制度(日本董事和美式董事主要擔任監督者不同,日本的取締役(董事)更像高級經理人,大半是內部升上來的,而且是真的分管部門的,你看日劇半澤直樹就知道了),新上任者多源自派系扶植,也必然往往要幫前輩隱藏前任的醜事,所以經常等企業裡的壞帳蓋不住了才爆發出來。也因此這些年日本企業的鳥事也一大堆,也開始逐步引入美式的外部董事等。不過我想透過這篇文章要說的是,公司治理評鑑就像選美比賽的,如果大家認定的美女是金頭髮、白皮膚,那當然是Caucasian 這種人會贏,如果標準變成黑頭髮、黑皮膚的人叫美女,那就是另一人會贏。

 

亞洲公司治理評鑑的確給台灣政府一些醒思,例如台灣分數很差的政府與司法項目,讓台灣政府願意對商業司法做出一些改革(的確很符合台灣人的習性,台灣自己人說要改沒人想鳥你,老外一說你們很爛,就馬上要改)。但台灣真的沒有必要過度去為了取得排名,硬叫台灣企業改為老美的模式,畢竟台、美企業的組成和文化都不同。或許台灣該想的,是好好整理台灣企業會有的問題,再重新建立一套台灣自己的公司治理標準,而不是認為美國仙丹就是台灣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台灣相關單位該想想的是,你搞了這一大堆的制度,到底是為了爭取國際排名,還是真的想解決台灣資本市場的弊端,讓更多本地和國外的投資人能夠安心的投入台灣資本市場?

 

就這樣,這是農曆年前最後一篇了,祝大家 新年愉快 牛年行大運!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