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1日 星期六

再談一些雜想


再談一些雜想



經常會看到一些名人發一個澄清文,結果反而引來更多的澄清。果然一個雜想引來更多的雜想。



我上一篇文本來是想澄清我之前的買股策略已經停了,不過因為內容交代我買了金融股,所以引來一位讀者的認同。在此說明一下,我一點都不喜歡台灣的金融股,甚至我覺得之前台灣一堆叫人存第一金、兆豐金這種的存股文章有點好笑(純 個人想法)。



我之所以買進國泰金和中壽,只有二個原因:

第一、我手上沒有什麼金融股(只有2張合庫金,持有應該超過5~6年了)

第二、便宜、便宜和便宜 (雖然不知道後來更便宜)




我不喜歡台灣的金融股,原因只有一個,因為這是個十個好年頭、一賠賠十年的行業,特別是公營銀行,這種公營銀行惟一的好處只是不會倒而已,但不會倒不代表股價不會跌。



特別是經濟危機時,這種公營行庫往往要肩負政策使命─不能雨天收傘,這就像叫人不戴口罩和防護衣去檢疫一樣,只會讓銀行在高風險時期曝露在極大風險而已。



別忘了,台灣的銀行主要賺的是存放款利差(公股銀行比例尤其高),你可以google一下,台灣這種利差大概都在1.3~1.4%左右(降息後會更低),可是只要一筆倒帳,n年賺的都沒了。這也是很多人說,台灣的銀行是冒著賣白粉的風險賺賣白菜的利潤



簡單地說,對我個人而言,只要台灣政府不停止干預金融,台灣公股銀行基本上沒有什麼長期投資價值的。不相信的人可以去查查1998~1999年亞洲金融風暴平息後,台灣爆發本土金融風暴後金融股的表現就知道。你以為像扁政府時代,第一銀動輒打消數百億呆帳是怎麼來的? (p.s 我覺得當時打呆是過頭了,而且有國有資產私有化之嫌,但不論如何,這對散戶來說,就是銀行資產大幅下降和股價大跌)



這是我第一個澄清,我並沒有特別愛金融股。買金融股剛好是因為我手上沒有什麼金融股,以及執行我買進龍頭股的策略而已。



其次,我想談一下救市的策略

我想我的論點很清楚,企業必須先自救,政府才救企業



例如在美國,紓困企業很大的爭議就是企業CEO坐領高薪,搭著私人飛機去DC要求政府救他們。像台灣也差不多,看著商總還是立委千篇一律地叫政府救市、減稅、銀行融資不能停的當下,上市櫃公司近2000家,除了雄獅旅行社,你有看到哪一家公司告訴大家,他們決定自砍高層薪水酬勞先自救的?



我前文說過了,對市場信心最有效的,就是大股東拿自己的錢去買股,其次是公司買庫藏股,最後才是政府救市。當所有人都喊著自己公司股價被低估了,那為何大股東不敢自己買股,卻期待著別人來救你?



ANYWAY, 這不是重點,我想談的是公司自己救市的彈性

眾所皆知,目前正是公司開董事會決定年度股利的時機,以目前公佈的數字來看,多數公司仍維持固定的比例股利政策,就是拿公司年度獲利的50~70%拿來發股利。由於去年是個不錯的一年,所以基本上股利數字也比去年成長,而金管會也喜歡拿著台灣的高股殖利率來宣傳叫大家不要賣股。



可是你想看看就知道這有點不太對,美國很多研究顯示,2008金融風暴之所以會不可收拾,原因之一就是在此之前,美國企業為了凸顯績效(美國很多上市公司CEO的績效就是股價),花了太多錢去做股票回購,以致發生經濟風暴時沒有足夠現金可以因應。如今主管機關縱容甚至鼓勵上市公司發放現金股利也差不多是如此。



只是此時氛圍,如果公司大砍股利(例如賺5元只發1),又必然引發市場恐慌公司是不是財務有問題? 或是更大的賣壓。甚至有可能過2個月後大家發現疫情根本是虛驚一場,那如何是好?



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予公司發放股利的彈性!



我在公司的品格2裡就提過,為什麼公司法要限制公司一年只能發放1次股利?”,這在前年公司法修法後基本上是放寛了,公司可以一年發1, 2次或4(像台積電就是1年發4)。但問題是法令規定是公司必須要在公司章程里明定,也就是公司想要從1年發1次改成發4次,就必須要修改章程,反過來,如果要從4次改成1次,又要再修一次章程,而且這件事也限制了公司發放特別股利”(Special Dividend)的可能(特別股利是指公司臨時發放的股利,而不是特別股(preferred stock)的股利)



美國有些公司,如REITs, BDC, MLP..因為稅法規定,只要公司把獲利的90%發放給股東(Unit holders),就可以免公司所得稅,因此這些公司在發放年度股利後,如果當年賺太多,往往會再發一次特別股利。



同樣的,如果台灣可以修法允許公司基於公司最大利益考量,在未來不明確下,先暫停或縮減股利發放,然後待問題解決後,可以經董事會通過,發放特別股利,是不是就可以保留現金因應不確定時局,以及引發市場疑慮下稍稍取得平衡呢? (雖然我認為短時間必然引起一些莫名的賣壓)



台灣雖然有一堆號稱財經立委,但經濟危機來襲,你能聽到都是千篇一律的紓困、救市、大撒幣基本上這種答案,就和你去問菜市場的歐巴桑經濟風暴下政府該怎麼做是一樣的,你完全看不出來這些財經立委的專業到底在哪裡?



其實經濟風暴下,政府更該做的是釋放更多的彈性,讓企業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而彈性調整策略。還是老話,政府不該做聖誕老人,無條件的大撒幣,而是應該鼓勵企業自救,並提供更多的工具和彈性協助企業自救。



至於公股銀行…..

像台銀這種沒上市的,說真的,政府要怎麼搞那是你家的事,但別忘了,像兆豐金、第一金這種上市的,可是有數萬名股東的,政府美其名是基於公眾利益叫銀行不能雨天收傘,但實際卻是造成這些銀行股東權益受損。



如果大同林蔚山因為叫大同旗下公司去買自己出問題公司,造成大同股東權益受損而被關,那為什麼金管會主委甚至行政院叫銀行不要收傘,可以沒事?

還是前面說的,只要台灣政府不停止干預,公股銀行只有跌到不能跌時才有投資價值


Ps 為了怕又要再寫一篇澄清文,這裡先寫清楚



我說金管會或政府不應該去要求公股銀行(或銀行)不可以雨天收傘,並不是說銀行就一定不可以紓困企業



對銀行來說要不要紓困,就像是個賽局(Game Theory).

銀行如果救,營運績效會下滑

但如果銀行見死不救,當企業大量倒閉,銀行自己也會死很慘



所以對民營銀行來說,最佳的策略就是讓公股銀行去救 (所以很多大聲叫著要政府救企業的立委,看似為民所苦,其實背後都是…..~我沒說什麼)



所以我主張的是回歸市場機制,也就是讓公營銀行和民營銀行有個公平競爭的機會。在這種基準下,銀行自己會去衡量什麼企業可以救,什麼不能救,或是要求企業主本身要提供更高擔保(要求企業主要和自己企業共存亡)才救,最終公民營銀行自己會跑出一個平衡點。



台灣並不缺流動性,缺的是值得投資(放款)的標的。政府該做的是扮好一個裁判者,而不是看二隊踢的不如自己預期,就裁判自己下場去踢球。


3 則留言:

  1. 經濟危機時公營行庫往肩負”政策使命”,會讓銀行在高風險時期曝露在極大風險。台灣的銀行主要賺的是存放款利差......台灣這種利差大概都在1.3~1.4%左右(降息後會更低),可是只要一筆倒帳,n年賺的都沒了。只要台灣政府不停止干預,公股銀行只有跌到不能跌時才有投資價值。

    版主的思考讓我從不同角度思考,獲益良多,最近也出清兆豐金(外匯利差),曾經想轉買合庫金,不過一直沒能力評估合理價值(公股使命的風險),還在觀察,這此可能先忍住。

    富邦國泰和中信~~還不了解這些壽險和消金的獲利知識,更無法掌握投資的好時點。

    回覆刪除
  2. 當初我會買進兆豐金(19~21元便宜便宜和便宜),和版主的二個原因一樣。
    合庫金還在觀望更便宜~~
    不過政府的風電政策使命~~真不知道多少公股聯貸案會踩多少雷,之前有DRAM和太陽能板,最近面版產業也是在末路,台灣政府把人民努力的存款拿去不負責任,有點感慨萬千。

    回覆刪除
  3. 其實讀過您的兩本書
    對於這篇文章再次多了一些感觸
    政府自己跳下來踢球
    好像台新彰銀那篇的故事

    政府救市
    好像中鋼為了政策使命從世界前幾大鋼鐵廠沒落下來,的確達成政策使命,但是對中鋼的股東很不公平(公司的品格1 個案15政治利益與股東利益,孰者為重,講的是中華電信)

    rus大的部落格看了10幾年,其實都在強調公司治理的不合理之處給我們反思。而反思完,似乎政府經歷改朝換代,還是犯了一樣的錯誤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