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從韓國問題想想台灣


從韓國問題想想台灣

 
最近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則新聞, 南韓政府宣佈推出史上最大經濟刺激方案,金額為40兆韓圜, 約當是396億美元或是1.2兆新台幣. 你可能想, 會推出這麼大的刺激經濟方案, 一定是碰上很大的危機. 但如果從官方統計數字上來看, 在推出這個方案前, 今年韓國預估的經濟成長率從原本的4%下修到3.7%, 2Q的成長率則是0.6%低於市場預期的0.7%.

不知道是不是我神經太大條, 這樣的數字似乎還沒有迫切到要推出史上最大經濟刺激方案的必要吧? 依韓國政府官方的說法是, 推出這麼大的振興方案的理由是為了1.刺激南韓國內因為沈船案後萎靡不振的內需市場. 2. 改善全球經濟放緩下南韓出口的萎靡.

我不熟悉南韓, 自然無法得知一個沈船這樣的偶發事件對全國經濟是否會造成如此的重擊, 因為理論上央行也好, 財金決策單位也好, 在推出這種大型方案時, 應該考量的是長期的方向而不是短期的事件(除非這個短期會造成長期影響), 所以對我來說惟一可以解釋的理由是韓國主管當局已經預見了未來可能的衰退.

只是讓人有點困惑的是, 如果真是如此, 這對於過去幾年來台灣財經專家們一直吹捧的韓國奇蹟似乎有點相違背, 特別是出口衰退這一項, 大家都知道過去幾年來韓國一直致力於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 已經完成了美國和歐盟, 甚至是即將到來的中國, 每一次的FTA簽署都讓台灣政府和工商界大聲疾呼, “台灣再不趕上就會完蛋”. 可是奇怪的是, 既然韓國都簽了這麼多FTA, 而且都是在最近1~2年內才剛生效, 為什麼FTA並沒有為韓國帶來出口的激增, 反而是經濟下行的風險呢?

坦白說真正的原因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試著猜看看.

第一個可能是, 全世界的經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

答案: 不太可能. 因為全世界在作出口貿易的不只是韓國. 沒有理由其他國家都還不錯, 韓國前景不好.

第二個可能是, 日本刺激經濟政策, 特別是日元的貶值造成韓國出口的壓力. 答案同樣不太可能. 因為日元從安倍上台開始貶值也一年半了, 就算效應是逐步顯現, 那麼韓國的反擊之道也應該是讓韓圜貶值不是嗎? 怎麼會是用擴大內需的模式?

剩下最後一個原因: 韓國經濟結構失衡的問題開始浮現了.

眾所皆知, 因為歷史戰爭的原因, 亞洲主要國家除了台灣外, 多數國家都把日本恨之入骨, 可是在經濟發展上走的卻都是日本那一套大財團制度.而最愛日本的台灣卻偏偏走向另一個方向中小企業為主體(這和主政者蔣經國有高度社會主義色彩有關). 造就的結果是, 在那個少量多樣的年代, 靠著高度靈活彈性的生產方式, 台灣創造出史上無有, 在高度經濟成長下還能兼具所得平均分配的經濟奇蹟.相形之下, 當時的南韓由於政府保護和財閥不知上進, 被認為是亞洲四小龍中最落後的國家.

 

風水輪流轉, 隨著1980年代全球經濟自由化時代的來臨, 以及後續的產品標準化, 大型財團由於更有能力投入行銷和研發, 甚至是進行專利權訴訟. 市場出現了質變. 特別是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後, 為了接受金援, 南韓財閥被迫進行產業整併, 讓每一項產業資源都集中到特定1~2個財閥, 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和國內競爭, 讓南韓企業有了更高的實力投入生產和研發, 甚至是拓展品牌和行銷, 造就了今天你我看到韓國實力. 相反的, 台灣因為在1997年受傷相對較輕, 並沒有轉型的壓力, 在面對國際的局勢的洪流, 卻成了進退失據的茫然. 一方面割捨不下代工的現有利益, 更一方面在不少財經專家的建議下, 又想拉拔幾家企業轉型成為日韓式的大型公司, 再加上中國廉價勞工市場堀起. 最後的結果是, 台灣政府把大量資源投入到特定產業, 特別是當時的二兆雙星(DRAMLCD). 但依舊競爭不過韓國和後起的中國. 而台灣中小企業則是紛紛出走至中國大陸繼續尋求Cost Down. 造就是今天的台灣, 多數製造業都在海外, 三角貿易成為台灣出口的核心, 再好的經濟數字也很難真正反映在人民感受上.

 

為什麼要談以上這段歷史? 除了要突顯台灣和韓國經濟的本質不同之外, 重點是, 財團模式正是韓國經濟潛在危機, 而不幸的是台灣政府在財經專家的勸說下, 卻一直想往這條路上前進.

 

談到韓國的財閥, 你第一個會想到多半是三星. 這個集團有多大呢? 依照2012年的統計數字, 它的產值就佔了韓國GDP24%(其中三星電子一家則是佔了GDP 18%), 如果把三星視為一個國家, 它是全世界第35大經濟體. 至於第二財閥現代集團則佔了韓國GDP12%, 換言之, 光這二個最大的集團就佔了韓國1/3以上的GDP. 如果再加上其他三個集團(鮮京SK, 樂金LG和大宇)前五大財閥合佔GDP 57%, 再放大到前十大財閥佔GDP將近80%. 所以你不難想像, 在韓國你的生活幾乎脫離不了這些集團.

這樣的結果造就的是, 除了只要財團好, 國家數字就漂亮、這些財團具有高度的政治影響力以及可以大量投資進行行銷和研發外, 你可以想像得到, 在韓國, 只要你有能力進入前幾大財閥的人基本上就注定成為人生勝利組, 相反的, 就準備當條魯蛇吧. 無所不在的大財團形成另一個影響是, 有利可圖的行業財團會利用集團資源優勢優先卡位, 讓中小型企業甚至外來企業很難在韓國壯大.

我猜這就是在華麗的數字下南韓的現況也是經濟上最大的問題. 在整體經濟結構上出現像沙漏般上下大中間小的畸型結構. 尤有甚者, 由於每個財閥大都專注於1~2項的主力產品(如三星電子, 現代汽車), 如果碰上該項產品重挫很容易拖累整個集團甚至國家. 舉例來說, 三星集團的旗艦三星電子就是把主力壓寶在手機和平面電視當中. 在過去幾年這些產品高速成長時的確為三星帶來豐厚的利潤. 問題是這些產品幾乎都已經到飽和了.

我手上現在拿著的手機是鴻海Infocus 320e, 5.5吋螢幕, 8核心, 還雙卡雙待. 你猜售價多少錢? 5000多一點. 我家的47LED電視是VIZIO, 一年前買約15000元多一點. 不過2~3年前, 手機被視為是一種炫耀品, 只要不是主流品牌多半會被人笑. 但如今呢? 我身旁拿小米, Asus, 甚至是Acer, Infocus的比比皆是. 你不難想見, 這件事對三星影響有多大, 也不難想見這對韓國影響有多大?

 

相對的來看看台灣. 我前幾天聽到一串有趣的數字, 你不妨不要看下面答案. 先自己試試猜看看:

1.     台灣有多少家企業? (含店面, 但不含路邊攤)

2.     上列企業中有多少家是有開發票的?

3.     台灣有多少家公開發行公司 (這被視為中大型企業的指標)

 

 

 

 

答案分別是約133, 40多萬和3千多.

記得我說公發代表著中大型企業的指標嗎? 過去一定資本額以上強制財報要公開, 現在被廢止了, 但這個數字依然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講了這一串就是要告訴你, 台灣的商業環境是一個90%以上都由中小企業組成的地方.

過去幾年來台灣的主流意見都是說, 在全球化趨勢下中小企業缺乏國際競爭力, 只能淪為國際代工, 看人臉色不說, 利潤又薄. 再加上新興產業動輒都是數億元以上的資本投資, 所以台灣應該由政府出面選定幾項產業, 扶植幾家國際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也因此從最早的DRAM, LCD, 到後來的LED, 太陽能和生物科技都是如此. 這當中除了生物科技算是腦力密集的行業外, 其他的大家發現全部都是資本密集產業, 因為機台每台都是從數千萬至數億元起跳, 看起來沒有國家扶植中小企業根本進不了這個門檻, 所以政府扶上馬送一程也是理所當然的. 可是有趣的事來了, 這些產業看起來是高科技, 但事實上根本沒有太大技術門檻可言, 只要買機台, 設備商就會教你怎麼生產了. 所以當台灣廠商買進幾個機台生產賺了點時機財, 三星可以投入幾倍的資源. 到頭來台灣還是作代工, 甚至同樣模式下, 中國廠商會買進更多機台和台灣殺價競爭. 結果是台灣政府以為幫了廠商找到了藍海, 其實從頭到尾台灣廠商都作一樣的事. 更慘的是, 因為大量的資源被移作扶植這些高科技業, 大量的人才也被吸引到這個行業. 傳統產業反而失去了競爭力. 更有趣的是, 也因為高科技求新求快, 爆肝成為了台灣年輕人普遍的宿命. 所謂十萬青年十萬肝 熬夜加班救台灣!”

 

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經濟真的沒有國際競爭力嗎? 我的想法剛好相反. 首先, 這個體制充份結合了中國人(台灣人)愛自己當老闆和喜歡拼博冒險開創的精神, 因此原本一個大公司的生產製程, 在台灣卻被切割為數以百計的小公司所取代. 每個公司都只作幾項產品, 這種模式其實很接近美國式的市場充份競爭, 為了生存, 每家公司都要想辦法為自己的產品不停精進, 降低成本, 甚至是抄襲, 最終達到整個生產效率化和最佳成本化.

 

用自然界來說, 我覺得韓國的模式就像一塊土地上長了幾棵大樹. 台灣的模式是長滿了雜草的土地. 大樹看起來很美觀, 也可以深入土地吸引養份. 問題是大樹檔住了陽光, 所以樹蔭底下的其他植物很難生長. 如果你剛好和樹木相關的生態系, 可能就很愉快, 但如果你是非樹木的生態系, 例如蚱蜢, 那你不是很痛苦不然就是根本沒有生存空間. 更重要的是, 一般的風雨樹木還可以抵抗, 如果真的大風大雨, 樹木要重生很困難. 相反的, 一片的雜草看起來很雜亂無章. 對於強風豪雨的抵抗力也不見得比樹木強. 但更大的特色是, 如果要重生雜草要遠比樹木容易多.

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不少國家被戲稱為香蕉共和國”, 因為這些國家在當年殖民地甚至是後來的跨國企業主導下成為生產1~2項農產品的國家. 所以每當農產品歉收或是國際行情不佳時, 這些國家就陷入困境. 照道理說, 不要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應該是很簡單而且容易可以想到的是, 為什麼這些國家作不到? 當然是既有利益者勢力太大, 甚至控制了政治, 才會讓這個明知變成故犯”. 香蕉共和國們如此, 南韓也是如此, 而有趣的是台灣居然也想走向這條路.

雜草好還是樹木好, 這其實沒有什麼標準答案. 因為每一塊土地會形成現有的情況都是長期累積發展的結果. 最怕的是, 有人只看到了樹木的好卻忘了本身的原來的環境成因, 以轉型為由強制體質改變, 到頭來落得二頭空. 孫中山講過一個扁擔和彩票的故事. 這或許是台灣許多喜歡高談自由化或是全球經濟化的人應該回過頭去看看的.

 

 

 

 

17 則留言:

  1. Hi learnman:

    真的是無法同意你更多(Can't agree you more).
    台灣拋棄自己最擅長的多樣化, 反而去投入集團化和單一化是最大的危機的確一針見血點出本文的重點

    回覆刪除
  2. 產業發展沒有一定誰優誰劣,大財團可發展門檻較高的產業,台灣企業因規模較小,因此淪與單打獨鬥,所以老是做代工,很難切入高階高門檻產業,無需針對特定國家做情緒性的發言,台灣都耗在政治鬥爭,10年來經濟的發展都原地踏步,這大概只有在產業界的人才知道其艱難。

    回覆刪除
  3. 進年來南韓倚賴大陸市場很深,但熟悉大陸市場的人大概都知道大陸快要發生崩盤了,我們在賣高階工業產品的廠商都可感受的到,也因此南韓走內需其實是在調節未來幾年大陸經濟崩盤的影響,何況擴大內需市場亦可照顧到南韓20%不到的中小企業,畢竟他們較沒有能力走出海外,多少可以減低國內的貧富差距。

    簽署各項貿易政策事前當然得做審慎的評估,可惜台灣萬事都可政治化,都可拿來鬥爭,即使高雄氣爆案也是如此,所以台灣經濟才會在這10年間都原地踏步。

    中小企業跟財團誰優誰劣並無一定,需看產業適用性,某些企業是需要龍頭火車帶出去發展的,如果都是單打獨鬥,企業的發展都很有限,且容易被規模經濟取代。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Allen:

      謝謝你的留言和想法分析.

      當然, 一個國家的產業政策不可能是我們幾篇文章就可以定出最佳政策的. 事實上也不可能有最佳政策這種東西. 當初在寫這篇時思考的是, 走向大企業真的對台灣是好的方向嗎?

      這就是有些地方種稻(或吃米飯), 有的地方種麥. 這其實都有當地的氣侯、風土..等眾多因素造成的結果. 如果只是因為看到吃麵粉的人都長得壯, 就希望種稻的都改種麥, 很容易結果就是事倍功半.

      台灣是不是一定要有龍頭企業帶動整體產業成長? 我個人不見得認同. 我會再寫一篇對此分享我的想法. 再一次, 這只是我的看法, 並不能代表這就是台灣最佳產業政策.

      另外, 你提到了一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 政治惡鬥. 其實我更想延伸為政治不當干頻經濟. 我指的是許多產業可能受到所謂"工商大老"或是立法委員的介入而偏導了方向. 很遺憾, 這個我也沒辦法. 有機會再多分享您的看法吧. 很多東西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刪除
    2. 我比較期待台灣工具機界能有如鴻海一樣的公司,透過不斷的併購,淘汰體質較弱的廠商,整合資源以對抗韓國以及未來有可能崛起的中國與印度。

      刪除
  4. 用鴻海只是讓台灣人有親切感,如果我指的是GE,Siemens,Grounfos,Flowserve,ITT,Ebara,Mitsubishi,ABB等國際大廠,可能大家並不是很熟,併購世界各國的工廠成為品牌領導商是世界趨勢。
    鴻海如果沒有實力,那infocus怎可以一炮而紅,把台灣的Acer,Benq甚至其他二線廠商遠遠甩在後頭。
    日本跟德國當初也是平價變精品的例子,台灣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精品製造國,但也需看政府是否有能力行銷台灣的精品到全世界。

    回覆刪除
  5. 大約是在15年前,有次上課時,講師說:『他曾經接待過新加坡來的官員,他們來臺是想要學習臺灣的經濟成績,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的輔導技巧上』。

    結果,講師回應說:『臺灣的中小企業能活得這麼好,還造就臺灣的大幅經濟成長,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沒在管。』

    以當時我的反骨性格來看,這是一個諷刺政府失能的笑話。只是,多活了幾年、多看些書、多了些社會經歷後,反而逐漸定型了一個原則:

    『沒用跟補助是相輔相成的,愈沒用的人愈需要補助;愈被補助的人就會愈沒用。』

    P.S. 我支持小政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不是沒在管,而是要讓小草堅韌還要適時的增加一點阻力與磨練,這就是台灣中小企業的生命力!!(嘆)

      刪除
  6. Sorry,是我舉錯例,鴻海跟infocus並無關。

    回覆刪除
  7. 二位不必太認真啦. 今天又不是我們幾個講一講這個國家就會改變的. Take it easy

    回覆刪除
  8. 你講的例子當然就是有核心技術的公司,但台灣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的性質你不清楚嗎?台灣多數都是製造業,並非品牌經營者,也就是說OEM業者很多,台灣的工廠都是等著別人來併購或是被摧毀。

    舉我最近去參觀的整套廚房設備業者,台灣有品質不錯的廠商,如櫻花或倍利嘉,但他們的市場目前只侷限在台灣與中國,台灣業者缺乏的是做國際的生意,也就是沒有國際集團經營的經驗,誠如Acer,也在國際品牌的經營滑了一跤,當然這些小公司或許在經營與利潤間取得一個平衡點。

    政府時常規劃一些新興區域,比如印度,俄羅斯,中東國家,東南亞國家等的貿易規劃,但如果沒有足夠經驗的廠商很容易在新興區域緞羽而歸,這些經驗的累積並非一朝一夕,台灣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政策運轉至今也出現不少問題。

    拿前陣子爆炸的中榮金屬來說,公司規模不大,更不用說營業額,遇到問題公司肯定拿不出錢賠償,公安問題在中小企業裡是可以被忽略的,因為這些都是成本。所以中小企業體質好,反應快速,但某些地方卻做的不夠,高雄氣爆案也是如此。

    你的言論跟政府所說的將石化發展成高附加價值化學品的言論一樣,很高調空洞,難道乙烯丙烯都不需要嗎?高附加價值化學品,我擧氨氣,這化學式很簡單,價值很高,但台灣有廠商做得出來嗎?

    台灣更多的是沒有核心競爭力中小企業,難道就放任他們自生自滅?

    GE與Siemens除了有核心競爭力,上下游製造商也通通併在一起,一方面為了減少製造成本,另一方面透過大品牌也可讓小工廠可以行銷全世界,這樣的例子歐美企業很常見。
    台灣中小型工廠很多,但沒有龍頭廠商帶領走向全世界,這是可以拿來借鏡的。

    前一陣子剛上千元的漢微科,跟KLA的大戰,台灣少數有競爭力的廠商,光學與電子束檢測的戰爭,感覺有點像OLED與LCD的戰爭,迫使高高在上的KLA終於來台設教育中心。(台灣究竟有多少像這樣有技術力競爭的公司呢?)

    我基本上也沒說財團好或是中小企業好,真的只是看個別行業的適用性而已,也不是每個公司都是大立光與漢微科,更多的都是代工廠製造商,放牛吃草的政策真的比較好嗎?



    回覆刪除
  9. 我們都在這放馬後砲,手機產業的變化如此快速,說不定下一個殞落的公司就是三星。只不過老話一句,台灣缺乏國際集團的經營模式,如果有一個很強如三星或Sony的公司,現況會如何呢?

    回覆刪除
  10. 我很輕鬆的閒聊而已^^。

    回覆刪除
  11. Hi learnman & Allen:

    多謝熱情討論. 不過我個人覺得大家似乎陷入了學術討論的迷思. 就是到底是A好, 還是B好. 但現實的世界裡, 不可能是只有A沒有B, 或反之亦然. 同樣的, 台灣不可能只有大企業, 或是全都是中小企業.

    台灣依舊需要幾家龍頭企業帶領大家向前, 當初在寫這篇文章時, 其實是有感於這些工商大老們往往為師法韓國為由, 挾其政治影響力而讓台灣經濟資源被偏導向大企業而忽略了台灣真正長期的核心競爭力而有感而發.

    謝謝二位, 大家只是就事論事. take it easy

    回覆刪除
  12. 這解釋了央行為了刺激經濟,活像上癮的毒蟲,無法停止一直注資:

    在典型的景氣循環中,一旦物價膨脹加劇,使得中央銀行調升利率, 表面上的繁榮就漸漸疲軟。回想一下,在第二十一課中,我們學到在其 他情況不變時,通貨膨脹會導致物價膨脹。不論創造額外貨幣的目的為 何,這種因果關係依然成立。當中央銀行因增加可貸資金供給,而創造 額外貨幣時,兩種扭曲效果就會發生:首先,低利率造成的假性繁榮給 了錯誤的訊號,讓人誤以為可利用的儲蓄增加了;同時,物價也會上漲。
    隨著表面上的經濟繁榮一天天過去,如果中央銀行希望「剌激措 施」能持續發揮效果,通常必須持續將愈來愈多的新貨幣注入資金借貸 市場。一開始,單純的一次性注資作為,譬如說在一週內注入 300 億元, 這筆錢很快會通過借貸市場進入整個經濟體系中。利率會下跌,但這只 是一時的現象。為了壓制利率,使其維持在低於自由市場的水準,中央銀行就得持續注入新的貨幣。
    然而,就算是穩定而持續的注入資金,也可能很快失去為經濟加溫 的能力,因為企業家會根據新的情況作調整,而在他們的計算過程中大 幅抵消新資金的刺激效果。另一個明顯的事實是,當貨幣存量隨著時間 而成長,一筆固定數量的貨幣(例如每週 10 億元注資)發揮的效果也會愈來愈小。最後,也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是,當經濟擴張無法持續的 「真正」問題開始浮現時,便需要有比原來多更多的通貨膨脹,才能掩 蓋生產結構愈來愈嚴重的失衡現象。
    由於上述的理由,中央銀行希望維持表面經濟繁榮的時間愈長,通 常便需要注入愈來愈多的額外貨幣。但這終究會導致令人憂心的物價飆 漲,首當其衝的可能是金融與商品市場,但最後也會反映到雜貨店裡日 常生活用品的價格上。當物價膨脹愈來愈嚴重,愈來愈多的分析師,甚 至是一般大眾,都會開始質疑中央銀行「寬鬆放貸」與「廉價資金」的 政策。
    因此,在某個時刻,或許是在貨幣擴張開始後的數年,中央銀行退 縮了,或至少放緩了對可貸資金市場注資的速度。利率便會開始上漲, 回到較接近真實自由市場利率的水準。當市場價格變得更準確,許多企 業家就會開始恍然大悟,知道到他過去的行為多麼愚蠢,便意識到他根 本就不該開始這些至今尚未完成的宏偉計畫,這時,企業家只能盡力亡 羊補牢。有些需要立刻關廠,解僱所有員工,賤賣設備與存貨,或者被 併入其他體質較好的企業。另一些可以勉強繼續營運,但還是遭受了鉅 額的損失,以致於必須度過一段縮衣節食的苦日子。

    (《大家的經濟學》 274-275頁)

    回覆刪除
  13.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10598-20140814.html

    回覆刪除
  14. 政府只要確保公平的競爭環境就好了,其他的事只有多做多錯而已。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