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企業社會責任-台塑仁武廠污染事件



上一週我原訂的寫作計劃是完成借殻上市的教案後, 開始著手今週刊邀稿的有關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看法. 沒想到在整理下一篇教案要寫的題材時, 意外讓我發現一個很吃驚的新聞. 這個新聞發生在2009年底, 主角是台灣最大製造業集團─台塑. 台塑仁武廠被查出了污染附近的地下水和土壤.
 “台塑污染地下水, 這有什麼好奇怪的.” 我猜可能很多人會這麼說, 是啊, 我以前做過台塑的生意, 我也知道裡面有些廠有多毒. 但真的讓我意外的是, 這個事件台灣政府處理方式和後續發展.

這個故事源自2009年7月環保署到台塑仁武廠檢測運作中工廠土壤及地下水含氯有機溶劑污染潛勢調查及查證計畫, 結果發現台塑仁武廠的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了. 這個案子在11月被確定, 12月30日行政院針對台塑仁武廠成立了專案小組, 由環保署會同高雄市、縣政府環保局針對台塑仁武廠廠區內和週邊的7個村落及高雄市楠梓區進行水質調查. 結果發現週邊村落有幾口井水質的確被污染, 而仁武廠區內則是出現驚人數據共有十二種有毒物質超標, 其中有一項叫1-2二氯乙烷居然超標30萬倍, 氯乙烯亦超標九七五倍,苯超出七十倍。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mar/21/today-t1.htm

我的天啊~ 如果你去過台塑仁武廠(高雄縣仁武鄉)你就會知道, 相較於美國這種石化廠都是蓋在人煙稀少的地區, 仁武廠週遭除了台塑外, 還有仁大工業區和中油六輕, 但是卻住了一堆人. 廠區附近還開了一堆店, 不意外這是因為很多商家為了做這些員工的生意. 在人口密集區發生了地下水污染事件, 對我來說絕對是件很大的事.


你一定想知道, 查出這個高的數字台塑的說法是什麼? 最早台塑的解釋是這個數字不可能啦, 你們八成是直接拿液態原料去檢測才會有這麼高的數字. 後來這個說法換成是”可能是921大地震時造成廢水儲存槽裂開才會造成滲漏”. 結果呢?後來被發現台塑其實早在2003年12月就知道這件事了, 但是知情不報. 換句話說, 在被環保署抓到之前, 這些有毒廢水早就污染地下5~6年了.

嚴重污染, 你猜台塑被政府怎麼處罰? (在看下去前, 請你自己以萬元為單位, 猜一個你認為合理的數字). 在我繼續告訴你答案之前, 我想繼續玩下去, 我可以告訴你這個數字非常的”低”. 所以請你再猜一次, 你認為最低罰金是多少?

答案揭曉: 新台幣60萬元. 外加仁武廠區被公告為”整治場所”!

什麼叫”整治場所”? 意思是這個地以後不能再買賣了.(林老師卡好, 這塊地誰會買?). 本來環保人士認為應該停工的, 但是在環保署審酌水污法規定及台塑仁武廠實際相關事證後,暫無構成情節重大立即處停工之行政處分要件及必要性. 所以呢? 台塑仁武廠依然好好的在運作著.
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HotFile.asp?inputtime=0990707173950

當然你可能GOOGLE到其實當時高雄市市政府罰的是8千多萬. 但其實你再仔細看看就知道, 這8千萬主要來自二部份, 一是地下水循環井,由原預估52 口井縮減為20口井,以使用年限各10年設備折舊攤提,包括緊急應變各項費用,約5,500萬元。

另一部分則是延後污染防治支出獲取的利息,環保署原擬依民法規定的利率5%計算,但會計師建議應屬行政法範疇,改依當年國稅局補退稅稅率基準2%計算,約2,400餘萬元,因此最後開罰8千萬元.,

所以應該這麼說, 針對污染, 台塑被罰了60萬. 針對知情不報, 環保單位認為台塑”不當得利”罰了8千萬. 事實上後來台塑還抗告, 認為他們陸續花了5.6億改善設備, 所以說他們不當得利是忽略了他們在環保上的積極努力, 違反了行政法精神. 抗告結果是什麼? 坦白說我不知道. 事情也過了很多年, 說不定還真的抗告成功. 同樣的事如果發生在美國, 這家公司被罰款100億美金我一點都不意外.
http://tinyurl.com/lda7mv8

不管怎樣? 8千萬很多嗎? 讓我來告訴你二個參考數字.

1. 你可能看過一部電影叫”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這是部依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女主角聯合居民控告加州的PG&E公司污染水源造成居民健康問題. 你知道這個案子最後賠多少? 答案是3億3千萬美金. (上面台塑的8千萬是新台幣). 在加州的3.3億扣掉給律師的部份是直接進受害者口袋, 在台灣, 這8千萬+60萬是進政府口袋.

2. 你知道台塑集團有多大嗎?(台塑仁武廠裡不只只有台塑這家公司). 依2012年的財報, 整個台塑集團2012年的營收是新台幣1.8兆5百億(18,567億), 佔台灣的GDP 13.2%. 所以8千萬罰金約佔的台塑總營收的0.00000043%.

最後這個事是怎麼落幕的呢?

除了上面8千萬罰緩和”整治場所”外, 在立委的協調下, 六個村的村長和台塑簽下了4點協議, 抗爭宣告落幕. 這四點是什麼, 請您自己看
http://www.cet-taiwan.org/node/795

說真的, 我知道不應該, 但是看完這個和解協議後, 我笑了.

針對這個新聞我有幾個想法:

1. 在亞洲國家, 類似這種的受害者其實是很弱勢的. 他們沒有能力也沒有專業知識去為自己提出抗議, 這個事件發生之初, 有地方官員和民代聚集村民抗議.結果在台塑出面帶村民去自家的長庚醫院檢驗健康無異常, 台塑又提了7.4億的改善計劃後. 整個抗議就平息了.或許對這些帶頭的人來說, 旗下的環保公司又可以爽爽地接到生意. 或許對台塑來說, 又是一群環保流氓帶頭鬧事, 或許對政府官員來說, 停工事大, 事關台灣經濟發展.但是村民長年接觸這些有毒物質總是事實啊? 不管是上市公司的老闆胡作非為還是這類的居民抗爭, 台灣其實一直沒有發展出完整的集體訴訟機制, 讓律師透過大額的分紅來幫客戶打官司, 結果村民往往只能相信民代和政府, 偏偏我們民代和政府根本就是被財團牽著走. 也難怪對我來說這麼大的事, 結果居然可以高高舉起, 又輕輕放下.

2. 和很多公司治理的案例一樣, 台塑搞這麼大一攤只被罰60萬, 我絕對相信一定是因為我們的法令就是這麼訂. 而且我猜如果今天台塑再搞一次, 應該還是罰60萬. 所以我不知道問題是出在官員還是我們的立法委員? 我很好奇, 我們有一堆立法委員成天告訴大家他是多麼熱愛這塊土地, 多麼重視環保, 怎麼會我們國家對污染的罰則這麼地輕? 說句不客氣的話, 污染水源土壤外加知情不報6年只罰8千萬, 但是建防制設備要7.4億, 白痴都知道該怎麼作! 我也很好奇在事情過了3~4年後, 到底還有多少仁武居民在意這件事? ”太陽下山明天依舊爬上來!”我猜可能很多人在新聞熱度散去之後, 大概也忘了有這回事吧. 說不定, 政府官員和在地民眾還會要求媒體不要報, 以免造成恐慌!

3. 我們環保署或高雄環保局的思維也很奇怪. 因為嚴重超標的污染在仁武廠區內, 廠外污染水源因為居民未飲用. 所以仁武廠不必停工. 可是我直覺的想法有二個, 第1, 難道在仁武廠裡工作的台塑員工就該死? 第2, 這些地下水源一定是相通的.長達5~6年的時間, 難道這些污染物質不會隨著地下暗流或溝渠流到農田去, 造成更多人的傷害? 事實上, 的確有學者指出這些污染水的確可能沿著後勁溪流到橋頭, 進而污染了一千多畝的稻田. 換言之, 看這篇文章的你我可能早就"受惠"於這批污染.現在你還覺得8千萬是天價罰金嗎?

環保與經濟發展孰輕孰重. 這是台灣近年來爭議不斷的話題. 我們的政府總是覺得居民不理性.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想, 我們的法令、我們的政府不都是以經濟發展优先的思維來推行的嗎? 如果一開始二造就處於不公平, 你又怎麼能期待人民會相信政府公平處置?

我本來要用這個故事來談一下公司治理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 寫到這裡我實在寫不下去. 近年來, 台灣主管機關也跟隨著歐美大推CSR. 除了要求上市公司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外, 也要求政府基金投資時要選擇符合CSR的上市公司. 我只是很好奇, 當面對台塑集團一連串公安和環保問題時, 政府基金又怎麼能告訴自己這是家符合CSR的投資標的呢?

7 則留言:

  1. 最近有機會和幾個亞洲國家和當地人交流後,再找派外員工深入瞭解,
    我們一致的認為,台灣現今最大的問題在於
    "執法不嚴" 尤其是財團利益(選票)扯上邊時,讓步特別明顯.
    讓步,無論在財經上,政策上,執法上.

    回覆刪除
  2. 台灣是財團治國已經很明顯了,而且大部分財團裡面及週遭的員工因為利益或家庭被綁架了,不得不對財團的領導份子讓步,而這些財團的頭,只專注在自己的利益,而狹底下的員工以令政府只得以財團領導份子的利益做事。

    回覆刪除
  3. 我想認真看過報告書的就了解造成越大外部成本的公司就越會把自己胡謅成多良善的公司

    回覆刪除
  4. 那四點協議真是瞎爆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往好的想只能安慰自己:台灣人真是純樸善良

      刪除
  5. 成本控制一直是台塑經營的核心競爭力,而台塑也將成本控制的精隨應用到環保事項。公司的高層始終認為「排出去的廢物越多,原料也浪費越多」,所以整個台塑的環工單位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減少排放物。

    減少污染物排放絕對是好事,但前提是「符合最佳成本效益」,台塑在這一點幾乎已經做到鉅細靡遺。但換句話說,與成本控制沒有直接相關的事項,原則上很難成為公司關注的重點。所以要引起台塑關注的最好方法,就是對它們的經營成本施加壓力。

    在仁武廠的例子當中,罰金太低、額外的投入成本又無法對於公司財報產生明顯影響,對於在六輕身經百戰的台塑來說,這些早就是意料之中的事。

    回覆刪除
  6. 王永慶管事時的事,所以王董知情. 甚至經過他同意的.對吧?!! 這麼有錢的企業,我相信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都被他的錢封嘴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