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不是太多 而是太差

不是太多 而是太差

 

我出發到美國前, 馬政府拋出了一個議題, 要求官股銀行能合併. 合併的原因不難理解, 希望解決台灣銀行過多的問題, 提高銀行的競爭力. 再加上當今聖上一向廉潔自持, 深怕重蹈前朝國有財產私有化的惡名, 因此由官股銀行來先行合併.  為什麼台灣的銀行需要提高競爭力? 很簡單的理由, 因為在其他國家銀行多半是大賺錢的肥羊, 惟獨在台灣, 金融業就像電子代工業般, 不管是EPS或是ROE, ROA都低的可憐.

 

為什麼台灣銀行業的報酬率這麼低? 很多學者說這都是因為銀行過多(Overbanking)所致, 甚至很多人指向當年的財政部長王建煊一口氣開放了16家銀行的後遺症. 可是如果你的年紀和我差不多, 你就知道當初台灣銀行只有少數幾家的年代, 去銀行辦事, 銀行行員根本是一臉大便, 銀行經理每天坐到後面泡茶等人家送禮好決定放貸. 今天我們可以得到親切的服務, 超低的手續費不正是因為競爭的好處嗎? 難道大家是希望回到當初那種看銀行臉色的年代才是有競爭力嗎? 說真的, 從經濟學的角度, 我只聽過競爭對消費者帶來的福利, 還很少聽過政府主張要減少競爭的. 但你或許想, 台灣銀行業競爭力不彰總是事實啊. 特別是國際化自由化下要求開放的力量愈來愈大, 不合併台灣銀行要怎麼有競爭力? 其實你只要仔細想想就知道, 台灣銀行業的問題並不出在銀行過多, 而是銀行的素質太差. 更精準地說, 台灣銀行業的人員基本素質都很好, 但高層多半是一些豬頭三.

 

大家可以看一下這篇我三年前寫的文章 “台灣銀行業的競爭力”.

你可以比對一下裡面寫的台灣銀行作業流程. 三年來你覺得有多大的改變? 我的答案是沒有. 我到銀行去依然要找我的存摺, 我往來的銀行依然每次修改些什麼就要影印一份身分證複本(我固定往來分行應該有超過100份我的身份証影本了, 而且別忘了分行還要找一個倉庫專門去儲存這些文件). 為什麼?因為我們和主管機關及至銀行的高層長期以來一直都是那些人.

 

分享一下這次在美國二個和銀行打交道的經驗:

 

第一個是我主要往來的銀行 JP Morgan Chase. 在我去美國之前, 我的理專發了一封email給我. 內容主要是介紹他自己和希望未來能有良好合作這類的客套信. 我告訴他我想要辦信用卡, 我是Chase的貴賓戶但因為我在美國一直沒有信用資料, 所以過去申請了幾次都被拒絕. 到分行所得到的答案都是, 很抱歉, 信用卡部門是獨立的, 他們無法干預.

這位理專看了我的信後, 要我先上網填申請表然後說一切包他身上. 五天後我拿到了我的信用卡, 額度3千美元. 後來我去分行找他(在此之前我們從未見過面)要謝謝他. 他說本來信用卡部門仍然不准,  後來主要是他們分行的主管寫一封信作為擔保, 信用卡部門才同意. 是不是真是如此我不知道, 但至少這位理專幫我解決了二年多我都申請不到信用卡的頭痛問題.

這個事還沒結束. 開卡後三天, 我和這位理專提及我有一筆超過一萬美元的單筆支出. 可否先存進現金的方式來讓我到時刷卡能通過. 理專說, “幹嘛這麼麻煩, 直接打電話要他調高額度不是更好”, 於是他打電話到客服要求調高, 客服和我確認並問了一些問題後, 告訴我可能無法提高, 因為我完全沒有信用資料可提供.(我才開卡三天), 客服要求我最好等半年後再申請. 結果我的理專把電話接過去, 和對方講了快10分鐘, 大意是我這個客戶對銀行有多重要(哈~), 講到我自己都覺得算了啦(標準台灣人心態). 最後客服答應再檢視一次, 把額度調高到5千美元.

掛掉電話後, 理專還一直覺得抱歉無法達成任務. “我們一個禮拜再打一次”. “沒關係, 你已經盡最大努力了”.

“Keep you happy is our responsibility”. 這是這次我在美國聽到最感人的一句話. 很多人都說美國人言語和動作都過度浮誇. 可是就這件事上, 至少你看到的是一位行員真的很努力想幫客戶達到他的目的.

順便一提, 最後我的信用卡額度調高到超過1萬美元, 二週之內從一個拿不到信用卡的人最後拿到了我需要的額度, 當然也解決了我的問題.

 

這個故事我想分享的並不是行員的熱忱, 因為這些事台灣的銀行行員也作的很好, 真正的差別是在”彈性”. 在台灣很多時候你聽到的是”對不起, 我們銀行的規定就是這樣”, “上面不同意, 我們也沒辦法”. 最主要的原因是, 在台灣的思維都是以防弊為优先考量. 因為上面的人不相信底下的人都會以團體最大利益作為首要準則, 所以訂了多如牛毛的法令、規則,  最終的結果是大家都被綁手綁腳. 不只是銀行是如此, 國家亦復如此. 最後, 為了解開這些法令的規範, 我們只好再去成立一些”特區”重新定義規則, 好提高我們的”競爭力”. 你不覺得很愚蠢嗎?

 

第二個故事我想分享的是花旗銀行開戶經驗.

和Chase不太一樣. 花旗銀行的特色是提供了客戶一大堆點數. 信用卡、匯款都各有紅利點數. 我開的是Citi Gold. 只要存入5萬美元, 外加開戶後二個月各有一筆direct deposit 和 recurring payment, Citi 會送給我4萬點(100點=USD$1).

 

什麼叫Direct Deposit 和 Recurring payment? 簡單地, 就是每個月固定的收入和支出. 例如固定的薪資存入或是支付固定的月電瓦斯. 看到這裡我就打退堂鼓了, 因為我在美國沒有固定收入也沒有固定支出. 400美元很誘人, 但是我還是算了(又是標準台灣人心態). No~No~ 我的理專告訴我, 為什麼要浪費, 反正花旗系統又不管金額, 你就從你的chase 設定一下每個月固定轉$1 進來就好, 支出部份你就固定設定系統寄一張$1支票給你自己就好, 算一算一個月這樣可以拿到1300點($13), 比利息還好賺.

理專小姐怕我不知道怎麼弄, 先是在網路上教我. 等我回去後還打電話來確定我弄好了. 再三叮嚀我不要浪費.

開完戶後, 理專小姐又拿出一份資料上面寫著如果我可以介紹一個人到花旗開戶, 依帳戶不同我和被介紹人都可以拿到一筆錢(Citi Gold 是各自$100), 我一聽直覺就是那我這個開戶不是有點白費了? 她聽我這麼說, 馬上問我是否有認識的人在Citi Bank裡有開戶. 我說不知道. 她說不然這樣吧, 給我三天如果我可以找到人她一樣給我同樣的优惠.結果我隔天就找到我乾媽作為我的介紹人, 我們各自拿到$100.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的是當年的”卡神” 楊蕙如事件. 確切情況我不確定, 大致上是楊發現了用中國信託東森聯名卡可以打折, 他拿卡刷東森購物禮券後再拿去網拍. 最後等於是無風險套利. 因為太好賺了, 她用媽媽姊姊都去申請再由她來處理. 結果事情傳開後, 中國信託以人頭帳戶名義要脅要告她. 事情結局是什麼我不知道. 但如果比照我上面故事, 你會發現中國信託真是莫名其妙. 既然提供了這樣的优惠, 本來就應該鼓勵卡友去享用. 我完全不能理解去告客戶這件事.

你可以看出來二者的差別嗎? 美國思維就像開了一家吃到飽的Buffet, 單獨1~2個大食客賠錢無所謂, 他只要確認剩下的人是賺錢的而且整體是賺的就好. 而且他會不顧一切的促銷, 讓每一個進來的客人都認為自己賺到了.最終是他的來客數大增也進而壓低進貨成本, 最後是顧客和餐廳雙贏. 台灣人看到美國人Buffet 賺錢, 由於也想比照. 但是只要中有1~2個是大吃客或是專挑高檔食材下手心裡就慌了, 心想要是大家都像他們一樣, 我們餐廳不是就要倒了, 於是急忙訂出一些規則, 限制體重不可以過重啦, 生蠔限吃三個…最終來客數下降, 只好用降價來吸引客人, 然而再回過頭來壓低員工薪資或是用次等材料來保持盈利. 這其實就是台灣整個產業的生態寫照, 不是嗎?

 

回到一開始的標題. 如果我一直強調的, 個人認為, 台灣銀行的問題其實並不是太多. 而是每一家銀行都在作一樣的事. 新銀行開放時, 大家都在衝存放款, 等金控爭相成立後, 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衝信用卡發卡量, 後來是現金卡, 現在則是都在賣基金. 而且賣的基金也都差不多就是那幾家. 在這種情況下, 不overbanking 才是奇怪. 那為什麼銀行會都一樣? 就是我三年前寫的, 因為台灣的銀行高層基本上都同一批人, 這些人多半是公務人員出身, 在公職服務20年以後轉入官股行庫. 保守、配合政府政策成為他們經營的最大特色. 以年紀來說, 他們的年齡也多半在65~70歲之間. 也是人生追求安穩的時代.你能期望他們能夠大刀闊斧的改革嗎?

西方有句諺語說, “把兩隻火雞摻在一起也不會變成老鷹”.

在美國, 銀行的合併勢必是把重覆分行、人員的裁併再加上銀行系統的整合, 在台灣, 你真的相信把彰銀和華銀合併後, 他們敢裁掉一半的分行和員工嗎? 抑或是只是掛個金控名字, 然後員工上上街頭抗議後, 政府再祭出個不裁員不減薪的保證? 最後由下而上所有人大家依然”外甥打燈籠”照舊? 惟一可能爽到一些企管顧問公司可以再收一筆數千萬到上億元的顧問費?

 

再說一次我的結論, 台灣銀行的問題不是銀行太多, 但是銀行高層的素質太差. 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台灣基層行員每個都作得要死, 七八點才下班, 但是台灣的銀行績效卻遠不如別人. 官股合併可以提高台灣銀行競爭力? 不管你相不相信, 反正我是不信的.

12 則留言:

  1. 不管你們相不相信,總之我信了。

    信了這篇文章^^

    回覆刪除
  2. 我不能同意你更多。

    回覆刪除
  3. 我認識的中產階級
    有辦法的
    都把錢轉到國外或是把下一代送到國外受教育

    台灣未來..........

    回覆刪除
  4. 台灣的銀行合併,為的就是衝分行數,因為要申請分行很難,所以當然不會關閉分行

    回覆刪除
  5. 心有同感...
    銀行對於變通一直很弱.很保守...

    把兩隻火雞摻在一起也不會變成老鷹....這具真好笑.

    感謝Rus 的新文章~

    回覆刪除
  6. 其實 Rus大 不應該跟離題太遠的人,認真的"討論"


    anyway, 因為去年 "健保稅" 的德政,導致我需要分拆一堆存單,

    所以只要有需要去銀行匯管理費的時候(半年一次),就會順便領一本存摺,

    我想...或許受到健保稅德政的影響,有一天當紙本存摺需要 "電子化"

    (或稱e化)的時候,紙本存匯票的作業方式,或許就能消失了。

    回覆刪除
  7. 你說的是 Retail 的部分, 台灣的銀行在 wholesale 的部分也是保守到極致.
    國內我不知道, 以美國紐約的眾台灣分行來說, 放款 rating 不到不作, 金額太大不作, bps 不夠不作, 稍微大一點的金額一定要請示總行, 通常也是不作; 債券也是類似狀況, 避險商品幾乎沒有, 不會用也不敢用.
    刀劍不磨不快, 這些所謂外派精英行員接觸的產品客戶訊息這麼局限, 想成長都有很多困難.
    相對中國銀行們的暴發戶闊氣, 日本銀行的一板一眼與深厚的日本客戶群, 法國銀行玩弄 derivatives 的創意, 台灣銀行們是有些地方可以學習的.

    回覆刪除
  8. 深有同感,前一陣子到美國劵商開戶
    因為開戶一份重要資料漏填,再次郵寄後
    打個網路越洋電話告知
    對方一個小小的客服小姐
    立刻直接連繫審件主管
    線上等一下就回覆說
    等待過程中已立即處理,並完成處理程序
    後來還用昂貴快遞郵資寄回開戶完成的資料

    另外Rus大所提的效率瓶頸
    公務體系也是這樣設計的
    累了基層,但卻仍很沒效率

    回覆刪除
  9. 我不知外國人買了基金賠錢後,會不會要求銀行或國家認賠?
    我不知外國人被詐騙集團騙錢後,會不會要求銀行或國家負責?
    但台灣人會!

    所以,銀行要怎麼衝呢?主管機關要怎麼衝?

    回覆刪除
  10. 在台灣
    金融業是高度監理的特許行業...
    有空去研究台灣的金融法規就知道銀行為什麼會這麼鳥的原因了..
    美國的Citi跟台灣的Citi可以拿來參考比照

    回覆刪除
  11. hi pass:

    我也認同你的觀點. 以我目前在寫的公司治理其中一個題目 "為什麼台灣上市櫃公司不能季配息?"來說, 你會發現台灣有一堆規定還停留在可能20年前的法令. 這些東西完全綁住金融業的發展. 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在文章中幹譙立委, 他們什麼都管, 但真的該做的事卻沒有認真去做.

    回覆刪除
  12. Citibank awards customer 40,000 ThankYou points, which could only be redeemed for $400 gift card, not cash. Are you sure that you could simply transfer money from your other bank account to qualify for direct deposit? According to Citi's website, qualifying deposits must be ACH credits such as payroll and government payments. I'm just pointing this out because there seems to be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 friend of mine encouraged me to open a Citi account few months ago because of the promotion. I didn't open it because I didn't like the gift card rewar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