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3日 星期二

無感復甦








無感復甦



前一陣子我的好友, 老夏, 跟我講了一個紡織業的現況.



最近這一年來, 由於原物料大漲, 紗, 化纖..等紡織品的原料的價格不到半年就漲了一倍多. 他們作這行的, 個個苦不堪言.



照道理說, 這種上游原物料的上漲會層層向下反應, 最後反應到最終消費產品的價格上, 消費者要付出更高的金錢來購買, 進而帶動物價指數的上揚.而由於物價指數的上揚, 一方面, 在考量民生必需, 政府會祭出一些手法, 例如提高利率, 回收市場資金..等, 想辦法平息物價.另一方面, 過高的價格會使消費者減少消費, 讓需求下降, 最後被炒作的物價會下跌, 再重新回歸平衡. 以上是經濟學教科書告訴你的. 這些道理, 十分合理, 但也十分鬼扯.



在現實的世界裡, 由於全球化的結果, 再加上台灣多數天然資源要仰賴進口,因此, 至少在台灣, 對於這種國際型的原物料大漲, 除了讓匯率升值或是以犧牲稅收補貼方式略有小補之外, 其實政府是沒有太大能力抵抗的, 再加上現實環境中, 目前大多數的產品都是供過於求的, 成本的上揚是無法100%反應在最終產品上, 於是生產者惟一的辦法, 就是想辦法降低成本, 具體的作法就是”以量制價”.用訂單量來向供應商談一點折扣. 這種事實際操作在二種方式上.



  1. 集中供應商: 也就是原本單子交給A, B, C 三家生產, 現在都想辦法交給A生產. 想當然爾, 為什麼當初會有A,B,C三家供應商,當然不是老闆吃飽太閒, 而是各自有各自擅長的產品, 集中訂單的方式有利於以量制價, 但付出的代價就是產品會愈來愈單一化.



  2. 集中採購: 為了配合以上的集中供應商, 也為了節省成本, 自然就是想辦法集中產品採購, 原本今年春季要推混紡毛紗, 格子布..的, 現在一律都改格子布, 原本要出七種顏色的, 現在改成三色.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1. 中小型生產商沒有訂單: 因為集中化生產, 所以愈大型的製造商愈有能力承接這些訂單, 甚至供不應求, 而中小型的供應商和貿易商, 由於成本高, 除非要賠錢作, 否則根本沒機會接單.



  2. 愈往上游, 規模愈大, 利潤愈高, 愈往下游, 規模愈小, 死的愈慘.



  3. 消費者會發現市場可選擇的產品愈來愈少, 樣式愈來愈一致化




這樣的結果, 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情況, 亮麗的經濟成長數字, 卻無法平均讓更



多人享受. 尤有甚者, 因為上揚的物價, 多半是民生必需品, 在無法充份轉嫁或減少消費下, 卻是讓一些人感覺卻是比以前更糟. 也因此出現了這個流行的名詞, “無感復甦”.



什麼是無感復甦? 簡單地說, 因為民生用品物價的上揚, 而由於這些產品的”消費彈性低”,(也就是每個人的消費度和所得關聯性低, 例如白米, 郭台銘所得是你的一萬倍, 但他吃的飯不可能是你的一萬倍), 因此造成的結果是, 對富人的影響較不顯著, 但對窮人而言, 卻是生活成本大增. 也因此, 不管是北京或是台北, 甚至是曼谷或馬尼拉, 大家會發現, 在亮麗經濟數據下, 卻是社會愈益動盪不安的氛圍. 二元化對立的氣氛日益昇高.



那麼回到最基本的問題, 到底物價上漲的嚴不嚴重? 如果你去查政府公告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 你會意外的發現, “哦~原來2010年一整年物價只比去年成長了1.21%”, 換言之, 你”誤以為”物價飛漲, 其實是你不是遇到黑店那就是幻覺, 因為明明政府告訴你物價才漲1.21%. 於是, 在台灣政黨的對立下, 就成了反對黨攻擊的目標, 其實, 之所以如此, 是因為統計的盲點. 我記得以前有寫過一篇文章討論這件事, 不過同樣是年代久遠, 所以我再列一次.



首先, 要先了解一下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怎麼算的.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是每個月由調查員去抽查台灣八個主要都會區和八個非主要都會區共424項產品的物價, 在調查的424項產品中, 分為食物、衣著、居住、交通、醫藥保健、教養娛樂及雜項七大類,每類權數分別為26.1%、4.2%、28.0%、14.0%、4.7%、17.2%及5.9%。每個月會調查1~9次不等, 每項產品再依不同品牌進行調查, 調查數字會先經各地區的審計單位確認, 再由中央主計處匯總一些全國統一的, 如長程交通工具票價, 水電價..等這些數據, 這些數據再以和民國95年基期作比較, 得出最後數字 然後於每個月5號(遇假日順延)公告上個月的統數據.



這樣的調查法, 基本上世界主要國家都差不多, 差別多只在各類產品的權重差異罷了, 這是這樣的方法卻也有幾個盲點



  1. 統計的標的雖然含蓋數百種商品和消費, 但對百姓最切身相關的, 像食品或是交通這類不得不消費的產品, 在”平均”和”權重”下的的結果, 反而最後數字感覺起來不那麼明顯.



  2. 為了調查的方便和一致性, 很多產品調查的地點都在大賣點. 這種模式以美國而言, 或許十分合理. 但對台灣而言, 一方面大賣場本來就有以量制價的功能, 另一方面台灣仍有大量的人口是在傳統市場中消費, 而傳統市場的物價波動性要遠高於大賣場, 因此自然百姓的感受和統計數字會有不同.



  3. 物價統計並未能考量, 供給方的”彈性調整”. 例如牛肉麵可能還是一碗90元, 但肉和麵都明顯縮水了. 或是如前例, 衣服價格不變,甚至可能變便宜了, 問題是質料和款式都變差了.這些東西統計數據上並不能反應.




這篇文章並不是要指責總統治國無力, 因為如同我前面說的, 在全球化下, 台灣政府其實對大宗原物料上漲, 並沒有太大的控制力. 而是去呼應我之前寫過的二篇文章”專家才是最大的災難”  和”別用經濟學教科書治國”, 今天不管是美國或是台灣, 甚至世界很多國家, 我們都”雇用”了很多學有專精的學者來擬定政策, 而這些人敲定政策時的參考依據, 往往也來自很多的統計數據, 問題是統計數字基本上是個冷冰冰的數字, 它並無法反映出人為了生存可能做出的因應之道或是結構上的改變. 很遺憾的是, 這個大家都知道有許多盲點的數字, 卻是決策者或是投資界最喜歡採用的數字. 當然, 這是因為你也找不出更為客觀公正的數字了.



下表是主計處統計主要國家近年來的CPI, 如果大家仔細看一下, 可以發現從2010年開始QE2以來, 亞洲國家的物價開始明顯上升, 這當然原物料價格受投機資金操弄節節高漲有關.而依上面講的, 愈低階段民眾受物價上揚影響愈大的論點來看, 不難理解民生必需品價格的飛漲對於如中國大陸這樣貧富懸殊的國家可能造成的威脅.
























































































































































































































































































































主要國家CPI年增率
單位:%
年(月)別中華美國日本中國南韓新加坡香港
民國大陸
2003年-0.282.3-0.21.23.50.5-2.5
2004年1.612.70.03.93.61.7-0.4
2005年2.313.4-0.31.82.80.40.9
2006年0.603.20.21.52.21.02.1
2007年1.802.90.14.82.52.12.0
2008年3.533.81.45.94.76.54.3
2009年-0.87-0.4-1.4-0.72.80.60.6
20100.961.6-0.73.32.92.82.4
1月0.262.6-1.31.53.10.21.0
2月2.342.1-1.12.72.71.02.7
3月1.262.3-1.12.42.31.62.0
4月1.342.2-1.22.82.63.22.4
5月0.762.0-0.93.12.73.22.5
6月1.191.1-0.72.92.62.72.8
7月1.311.2-0.93.32.63.11.4
8月-0.471.1-0.93.52.63.33.0
9月0.291.1-0.63.63.63.62.5
10月0.561.20.24.44.13.52.6
11月1.521.10.15.13.33.82.9
12月1.241.50.04.63.54.63.1
2011年累計1.21 1.6 0.0 4.9 4.3 5.5 3.6
1月1.101.60.04.94.15.53.6
2月1.334.5
資料來源:我國為行政院主計處,其餘國家為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IMF)。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 剛好看到富邦農糧基金的廣告詞, “民以食為天, 飯無食則反”. 其實我去年在寫對2011年景氣看法時, 就想加入”QE2的結果, 勢必造成原物料和糧食價格的上揚, 依過去經驗來看, 一旦這些東西價格上揚, 勢必會造成落後國家的戰亂”. 現在寫下似乎有點事後諸葛, 不過事情的真相也的確是如此.



以發生在非洲的茉莉花革命來說, 不少國內雜誌都沿用西方思維, 認為是中國的低價產品, 造成這些國家人民長期失業所致心生不滿, 事實上我是很懷疑這樣的說法, 中國產品大舉入侵這些國家應該都有十年以上了, 如果因此要反, 早就該反了, 我認為真正的情況應該是, 這些國家失業率雖高, 但社會福利還算不錯, 因此很多人就選擇勉強的過日子, 而糧食的上揚卻讓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威脅, 再加上油價上揚造成貧富差距的日益擴大, 最終社會不滿的情緒匯集成了動亂.



目前不少人在猜QE3的可能, 在我的想法裡是”完全不可能”. 因為不管是美國的反對黨-共和黨, 甚至美國盟邦都對QE2的副作用極度反感. 事實上, 以美國經濟來看, 也並沒有對QE3急切的需求. 我認為較有可能的作法是, 待QE2在六月底結束後, Fed維持現行情況到年底, 視情況再作調整. 不管如何, 從QE1到QE2, Fed撒了近2.3兆美元, 也讓Fed成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債主, 結果”才只是”今天這樣而已, 我實在很好奇, 一旦潮水退去, 到底會多少人是光著屁股在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