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知道中共快攻台了?
適逢國慶,剛好新聞也在談台灣天然氣戰略儲備問題. “應景”談個很多人想知道卻不太敢談的問題─怎麼知道中共快攻台了?
這其實是我課堂中,某學生點菜的討論題目,有3個子題:
1.
出現什麼徵兆,會讓你知道中共快攻台了?
2.
此時你會怎麼做?
3.
你贊不贊成的男女都當兵?
先說明一下子題1,
因為台灣是個島,不像烏克蘭還可以透過陸路逃往波蘭. 想離開台灣,基本上只有坐飛機和大型艦艇(當然, 如果你想用舢板或龍舟划到菲律賓或越南, “理論上”也可以啦).
因此,這裡是指可能有50%會發生機率下(或是50%不會發生),並非100%.
因為只有這種前提下,你才有可能預先搭機或囤積食物.
如果你的答案是,我看到解放軍的飛機在天空或是地面不時傳來震動和爆炸,廢話,那是已經開打而不是快要.
除非你有特權,我想應該輪不到你. 那你該想的是第二個,你要怎麼做?
不急著往下看,不妨先想想你自己的答案.
先講學生的答案, 綜合大概有以下:
一、怎麼知道要攻台了?
1. 看到美軍撤僑.
(嗯, 你覺得到那時候,輪得到你搭機嗎? 到那時發生機率應該不只50%了).
2. 突然網路通訊全部停了,或是大停電.
(哈, 那如果是台電突然全台大跳電還是中華電信大當機,那你豈不是要馬上奪門逃跑? 就算這是中共幹的,總不可能停電後3天才開始攻台吧? 如果是2小時後,你豈不是逃也逃不掉?)
3.
看到新聞說,中共部隊向沿海大量集結
(嗯,基本上這和美軍撤僑差不多(可能好一點), 這時你想搭機或搶食物恐怕都會有困難了).
二、如果你感覺中共快攻台了,這時你會怎麼做?
最多的學生的答案是逃往國外.
先假設你搭得上機好了. 除非戰爭是一週或一個月內結束. 否則不管你到日本或菲律賓,你接下來會碰到的問題是,你沒有錢. 有同學說,可以用信用卡,我不確定戰爭時台灣的信用卡還能不能在國外使用. 就算可以,只要超過1個月以上,靠信用卡肯定有問題.
(幾天後,有人想到了,應該去中國,並在中國的銀行開戶. 因為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不過一樣無法確定的是,如果戰時,對於在中國的台灣人是否會加以限制)
第二多同學講的是,躲到防空洞. 或是台灣大樓的底下基本上就是防空避難室.
Well~所謂防空避難室指的是有飛彈或砲擊時,臨時躲避的地方. 你總不能在那裡待7天以上吧? 更何況,以現代人(至少是我), 要我躲在炎熱 封閉的空間(嗯 沒冷氣), 歹勢, 我受不了.
第三多的答案是,躲到鄉下.
這是個很有道理的答案. 因為有台灣海峽. 攻台一定先是導彈破壞重要設施. 而多數重要機關和設施都在大城市 (除非你住在飛彈基地或航空機場旁).
但我接下來問,那你指的鄉下是哪裡? 也就是如果待會下課,你感覺可能要發生戰爭了,你要去哪裡? 結果學生答不出來.
我問他,你確定你目前車子的油夠你開到”鄉下”嗎? 他一樣不確定.
最讓我驚訝的是,有一組同學說要馬上向當地民防部隊報到.(而且這組都是女生).
我問她: 妳知道最近的民防組織在哪裡嗎? 她說她知道. 不過學期末聚餐時,我再提這件事,同組女生說,只有那個女生是這麼想的..
還有一位在台銀工作的同學說,要囤積黃金.
我說可是現在黃金都無實體化了, 你在台銀買黃金也是存褶上的數字而已. 如果待會要戰爭了,妳真的可以去台銀金庫把黃金領出來嗎?
其實,還有研二的同學的答案是直接投降. 這問題我在教大四時也請大家討論過,的確有不少年青人的答案是投降.
我猜一定有人嘲諷這些人是失敗主義、是懦夫.
但你想想看,戰爭一旦爆發,這些人要是沒背景的,肯定是第一個上戰場的. 我自己經歷過1996年台海飛彈危機,當年的我23歲,在人生地不熟的金門當兵. 當年的恐懼迄今記憶猶新.
當然還有其他如 要把手機充飽電、囤積糧食…等. 感覺這些方案似乎算不上長期可持續的計劃.
三、女生該不該當兵:
這個問題其實在更早淡江教大四學生時, 由於當時國防部宣佈改役期從四個月延長為一年,為了讓學生對時事參與. 於是出了這個討論題目: 如果女生也要當兵,這樣男女都當半年. 如果女生不當,男生做一年. 你贊不贊成男女都要當兵?
(p. s我有特別解釋,軍隊是個龐大的機構,女生當兵不一定指上戰場或操練,有可能做護理、文書、後勤….)
結果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是大四學生還是MBA的在職人土,沒有一個女生贊同該去當兵的.
我記得柯P當市長時曾說過,台灣一直說要抗中保台,但多數的台灣人都不知道就近防空洞在哪? 台北市多數的防空洞都超過15年以上沒有清理了.
針對以上三個題目,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多數台灣人都以為政府有準備或是有萬全對策,政府做了什麼準備我不確定,但就一般民眾來說,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實質上. 我覺得都是沒有作好準備的
最後談談我的答案. 怎麼知道中共快攻台了?
答案是我相信美國的情報系統.
很多人都知道撤僑. 但其實在撤僑之前還有很多步. 依發生機率由小而大分別為:
1.
旅遊警示: 就是叫美國人不要去這個地方. 我認為此時發生戰爭機率應該在50%左右 (如果想跑的人,這時就該做準備了. 或是該到所謂鄉下逃難了)
2.
叫美國人離開: 撤僑是件龐大的事. 尤其在台美國人(這當中有很多拿美國護照的台灣人)非常多. 遠非美軍可以在短時間完成。所以更好的辦法,當然是呼籲這些人自行離開. 我認為此時戰爭的機率可能70+%. 只是一般人想買機票或囤糧可能會有點困難了. 當然也不能排除,中共故意為之,主要想讓台灣經濟先崩潰.
3.
美國領事家屬/子女撤離: 使館必須待到最後,但家屬/子女必須先撤離. 我認為此階段的戰爭機率和II差不多或略高一點。
4.
撤僑: 此時的機率應該在90%或以上
5.
使館撤離: 以台灣和美國盟友關係. 如果美國是玩真的. 要搞到美國使館撤離,反而應該是戰爭快結束了.
以烏克蘭戰爭為例,我有印象是階段II─美國政府叫美國人離開,當時CNN訪問基輔路人時,一堆人還說根本不會有戰爭,
基輔的夜店還是每天都開著. 結果不到一週就開戰了.
在中華民國國慶日講這個似乎有點觸霉頭. 不過所謂”居安思危”,沒發生當然是最好,萬一不幸,有預先想過和準備規劃總比事到臨頭才GOOGLE好.
Anyway, 我不是什麼專家. 如同本BLOG的其他文章一樣. 這篇只是紀錄我的課堂教學和個人想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