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談健保

 

談健保

 

還在想要寫什麼, 上週台美不約而同出現了健保相關議題.

 

先談台灣的健保, 簡單地說,健保署的財務缺口愈來愈大,所以之前推出了健保補充費(aka 健保稅),單筆超過2萬元的非薪資收入(租金 股利 利息)和執行業務所得要多付2.11%的健保補充費. 但因為是每筆就源扣繳,所以很多人自然想到了拆單的方式, 不意外,新政策改為全年合併計算,未來你怎麼拆都沒用.

 

這原本只是個補漏洞的做法,但在台灣參與股市和存股的人數大增下,這無疑成為變相加稅.

 

作為一個財稅系的學生,先講一下為何會針對租金 股利 利息加稅?

這是基於一個傳統的財稅觀念─拔鵝毛理論. 也就是課稅的最高精神─課稅要像拔鵝毛一樣, 既要拔得多,又要鵝不叫.

 

那要怎麼讓鵝不叫或叫得少呢? 就是拔一些痛感較低的毛. 傳統上認為像租金 股利 利息這種不勞而獲的收入,課之較為無感. (我知道一定有人想,靠北啦,最好股票是不勞而獲,林北可是冒著風險賺來的, 我講的是財稅那幫專家/學者/官員在學校裡學的,重點不是你怎麼想,而是他們怎麼想)

 

Anyway, 儘管網路上哀嚎和批評聲不斷,認為這反而扼殺投資人長期持股,或是鼓勵大家除息前賣出. 但健保錢不夠仍是個問題. 最終還是要解決.

 

解決之道,之前文章有提過,政府要問問自己,健保到底是一個社會福利還是一種社會保險? 如果是社會福利,你就眼睛閉著編預算撥補就算了,就像政府不會預期發錢給弱勢家庭或遊民還要有對等收入吧? 相反的,如果這是一項社會保險,想要財務自給自足, 那就遵循一般的商業規則,解決之道不外是砍成本(支付)和增加收入(調高保費)或是二個都來.

 

以砍成本來說,我相信健保局過去幾年不管是總量給付還是砍葯價、用學名葯取代原廠葯都已經做到極致了,甚至有點天怒人怨. 但對於病人自付額的提高,除了久久一次調高一次掛號費外,卻是不敢動手或是動作有限.

 

一般保險的概念就是保大不保小,也就是一定金額以下的,你自己付(1萬元),超過的部份才由保險給付,畢竟保險的目的是為了因應重大問題造成家庭陷入困難,而不是要讓你吃到飽. 事實上,如果你平常日去診所,特別是中醫診所,你就會看到一堆老人把健保當作定期心理安慰劑. 問題是老人很團結,所以從來沒有政治人物/官員從他們身上動手.

 

於是台灣就出現了,明明是豬出的事,卻要羊買單的荒謬現象. 因為反正是羊買單,所以豬就拼命用,結果羊愈付愈多. 而且荒謬的是,羊發現除了付豬健保,還要付房租給他.

 

順便一提,我算了一下我目前每個月要付的健保費超過8000. 除了擔任公司負責人是健保最高收費外,房租收入要付一筆,就連我在學校兼課也要付健保. 如果未來總額扣繳,加上其他收入,會更驚人. 我真的自覺對台灣健保貢獻良多. 而且有意思的是,一個月付8000和一個月付8元的人在台灣享用的健保是一樣的.

 

覺得台灣健保費很高嗎? 那我們來看看米國的數字.

 

最近有則新聞吸引我的注意: 加州因健保費高漲準備移居海外

所以我就好奇地算了一下,如果我還住加州,明年的健保費會是多少? 答案出來了如下:

 


 

一個月USD2,022…對,你沒看錯, 這是一個3口之家一個月的健保費,單位是美元, 也就是一個月新台幣6萬多.

而且在這個方案下,每次看醫生要先自付USD$60的掛號費(Copay), 拿葯一次是$20 (以下單位都是美元). 更更重要的是,這個方案的自付額(Deductible)$5800/. 也就是你全年的醫療費要先自付$5800, 超過的保險才開始給付.

 

你是不是覺得很驚人,嗯,這還是加州醫保市集(market place)賣的方案中最便宜的一個.

 

簡單講一下美國的醫保, 主要分PPOHMO二種.

這二者的差別,你可以想像如果台灣沒有健保署, 那賣醫保的就會是二種機構, 一個是像國泰、富邦這一種(PPO),另一種就是長庚、榮總本身是醫療的(HMO).

 

PPO的好處就像目前的台灣健保一樣,你可以感冒看樓下診所,骨科看台大,眼科看長庚, 反正只要和國泰有簽約的醫療機構都可以看. 當然,相對費用也會比較高.

 

如果是買長庚的,很自然它會有規定,除非有生命危險(例如重大車禍),否則你都只能在長庚看. 而且有嚴格的轉診制度,就是一定要先看家庭醫生,再由家醫轉專科. 所以HMO會比較便宜.

 

此外,為了不同的需求,政府的醫保計劃,還有分PlatinumGoldSilverBronze 四種等級. 等級愈高(platinum)你平時要付保費愈高,但看病時掛號費、自付額愈低. 反之,就是平時付的少,看病時付得多.

 

所以基本上你進入政府醫保市集,就會有PPOHMO x  PlatinumGoldSilverBronze 8種主要分類,再依提供者劃分, UCLA HMO Silver, 或是Blue Shield PPO Gold.

 

反正簡單地說 HMO Bronze 是所有方案最便宜的. PPO Platinum是所有方案最貴的. 而上述的每月$2022 就是HMO Bronze. 以下再附一個同樣條件下,最貴的PPO Platinum作對比.

 


 

嗯,看完這個,你是不是覺得對台灣的健保費調漲好像也沒那麼不爽了.

當然我也開始好奇,一個加州的中產階級要怎麼活下去……

1 則留言:

  1. 在台灣調健保費等於政治自殺, 老的不爽(繼續罵政府, 醫生只想賺錢), 中年人更不爽(已經繳這麼多了, 還要加), 雖然相比美國這費用已是天堂, 只是天堂無法持續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