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成功者敗因

 

成功者敗因

 

近年由於台積電屌打Intel, 因此不少吹捧台積電的文章蜂擁而出. 甚至我看過有文章說,台積電是因為公司治理勝過INTEL, 或是有影片說INTEL是敗在董事會董事很多是投資銀行和財務出身,失去了當年技術優於一切的工程師精神.

 

坦白說,對我來說,這些論點多半有點事後諸葛,或是牆倒眾人推、鼓破萬人槌. 從結果去反推原因.

 

那麼INTEL的問題出在哪裡? 我認為出在成功者的敗因和好日子效應. 分述如下:

 

先講成功者敗因,這是我自己發明的。我猜學術界一定有個專有名詞,但我不知道. 意思是一個王者之所以會失敗,不見得是它不懂趨勢或是做出違反趨勢的決策,恰恰相反,是因為它在本業太成功了.

 

為什麼本業很成功反而種下敗因,請聽我道來:

 

講到王者殞落的案例,應該很多人會想起KODAK EASTMAN(柯達)NOKIA的故事. 前者是膠券相片的王者,最終敗給了數位相機. 後者是一般手機的王者,敗給了iPhone引導的智慧手機

 

很多人會說Kodak 是被時代潮流淘汰了,但如果你對商業史有點了解,你會發現第一個發明數位相機的就是Kodak. 同樣的道理,早在iPhone 出來前幾年,Nokia就投入了大量的金錢開發智慧手機平台─Symbian.

 

既然是這樣,為什麼反而被自己開發出來的東西給淘汰了呢? 很簡單,因為這違反資本市場規則.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KodakCEO,你公司發明了一個新東西,這玩意如果成功,會改變整個產業生態. 你公司70%以上的營收,最賺錢的賣底片和沖洗照片都沒了. 你會想繼續下去,還是想辦法扼殺這個技術? 要知道底片和像片沖洗是循環的生意,而數位相機基本上是只賺一次(賣相機)沒了的生意. 聰明如你,會選前者?

 

而對NOKIA來說,當時它最重要的客戶就是各大電信商和通路商. 在那個網路/通信都不穩定的年代,對這些客戶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穩定可靠的手機,而不是創新成天出問題的玩意. 這也是NOKIA在那個年代能勝出的原因. 如果你的主要客戶都不想要,你強推那玩意兒有什麼用?

 

對不管Nokia KodakCEO來說,在資本市場游戲規則是,你必須要想辦法提高公司營收、提高毛利和獲利,進而提升股利.

而投入新產品的研發,代著公司費用提高,毛利下降. 甚至公司的SALES都不想幫你賣.

 

客戶不想買、業務不想賣,又會造成財務數字下降,如果你是CEO,你會堅持多久?

 

這就是我說的成功者敗因. 因為你在現有的產品太好了. 以致你的客戶不想買別的. 你公司上下也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拋掉你現有賣得很好的成功產品而去另起爐灶,甚至是倒打公司現有產品的新玩意, 就算你的股東和董事會聽得進去你對未來的預測,但同時他們會問,你講的D-DAY會是何時? 1年還是3? 如果你的答案是10年,董事會可能引用Keynes的名言: 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而這其中,你隨時要和市場反應和董事會耐心賽跑,可能你的D-day還沒來,你已經被換掉了.

這就是我講的資本市場規則.

 

你用這個邏輯去看Intel就知道問題了. IntelCPU的王者. 毛利高的不得了. 它也是規則的制定者,所有系統商都想盡辦法討好INTEL內部,好取得新規格資訊.

如今CEO說代工是趨勢,你叫工程師去低下頭去和當年看不起的IC設計公司討論規格和配合修改. 要投入大量的資本去做一些毛利率遠低於CPU的產品. 你覺得你的董事會和員工會真心的願意配合嗎?

 

那什麼是好日子效應? 這同樣是我自己發明,也應該有個學術正式名詞的術語.

簡單地說,就是隨著公司愈來愈賺錢,大家已經回不去過去那種吃苦的日子.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前Google CEOEric Schmidt 一年前批評現在的google員工,只想著工作和生活平衡,早就失去當年打拼的精神,難怪會輸給那些AI新創公司.

此言一出,當然引來很多批評,你在GOOGLE賺了好幾億,爽爽地過日子,那些員工想平衡一下工作和生活,難道錯了嗎?

 

這個問題其實就出在人性.

20年前我還年輕,體力好,沒有家庭,一心只想賺錢. 所以只要有好價錢,有一個願景,你要一天工作15小時都沒問題.

但如今,我已經40多歲了,小孩上高中了,更重要的是身家已經數百萬美元,你還叫林北和當年那樣拼,誰還肯這麼做?

當然,你可能想公司還是可以不停地招新鮮的肝的來賣命啊. 但其一,公司中高層都是這些當年打拼上來的老臣,沒犯錯又不能趕他們走. 其二,公司膨脹到很大的規模後,能分給年輕新血的餅不多了.

就像直銷一樣,後進的人很多會去選新的體系,因為那個體系升遷管道或是可以分到的餅更多.

 

事實上這也是很多成功大公司的宿命,公司從上而下充斥著那些曾經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將,伴隨著公司的成功,他們也撈得盆滿缽滿,在現有基礎上守成或許可以,做點小邁歩可以,但要叫這幫人再重回創業精神,苦拼實幹那是不可能的. 很簡單,因為大家都很有錢了. 大家都想享受點好日子了. 畢竟當年的努力就是為了今天的好日子不是嗎?

 

這種情況,不只是INTEL, 不只是SAMSUNG, 我認為有一天台積電也會是如此. 沒有為什麼,因為這叫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