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6日 星期一

如果台灣出了個蔡皇帝

 

如果台灣出了個蔡皇帝

 

看到這個標題,你可能以為這是篇政治文. 當然不是.

首先,這是一篇談ESG的文章.

其次,這位蔡皇帝指的不是蔡英文,而是指富邦的蔡明忠、蔡明興兄弟或是國泰的蔡宏圖(BTW, 你應該知道他們是堂兄弟關係吧?)

最後,這個名詞不是我發明的,而是著名的Berkshire Hathaway 副董事長Charlie Munger說的. 原文是:

 

I think the world of Fink, but I am not sure I want him to be my emperor.”

 

這裡的Fink 是指Larry Fink, 全世界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CEO兼董事長.

 

Charlie Munger言簡意賅. 指的是目前很多國家都可能出現的問題─在ETF愈來愈盛行,而ESG又在大力鼓吹金融業要發揮影響力介入上市櫃公司決策時,會不會透過ETF而大量持有上市櫃公司股權的資產管理公司,反而成為一個國家資本市場的真正主宰?

 

說到這個你或許會想,像BlackRock, Vanguard, Fidelity, 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這些大型資產管理者, 就算沒有ETF,他們透過基金本來就持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股權很多年了,為什麼以前都沒問題,現在反而是問題了呢?

 

這裡就要提到目前盛行的ESG對金融業的改變了.

ESG成為顯學之前,全世界除日本、德國和極權國家外, 各國對金融業基本上都是限制其參與上市櫃公司決策的. 理由也很簡單,金融業的主要取自社會大眾, 如果不加以限制,很容易形成不公平競爭(例如銀行業可能給予旗下投資非金融業的公司低利貸款,讓他可以拼倒競爭者). 或是控制者利用金融業持股,做出對其私人有利的事, (例如 公司的品格裡提的辜二少利用中國人壽和中信證券持股去入主開發金控).

總而言之,這也是很多國家都要求產、金要分離,金融業不能介入企業經營的原因。

 

那麼ESG是怎麼改變這件事的呢?

ESG的邏輯是既然E(環保)S(社會責任)G(公司治理)如此的重要,光靠政府的法規和輿論的壓力是不夠的. 更好的方式是讓金融業從貸款方和以股東的身份去要求,那不但名正言順,而且更有實質的壓力.(你不照我的意思做,我就不借錢給你,或是把你的股票賣掉,讓你的股價下跌)

也因此在ESG中給了金融業二項武器,一個叫責任投資,另一個叫責任放貸.

 

從理想面來看,這二項工具非常好,因為首先金融業本身也是社會的一員,也該奉行ESG。就像製造業要從自身做到不污染或是盡可能用環保材質一樣,金融業也該利用自己的專長(放貸和投資)來對ESG有所貢獻. 特別是金融業的錢來自大眾,自然不能只想著賺錢,更應該做出一些對大眾群體具有公共利益的決策. 其次,以股東的身份(而且通常是大股東)向經營者提案,不但理所當然,經營者也不能置之不理。這一切看來都非常的合情合理。

 

BUT, 沒錯就是這個BUT, 很多大道理講起來頭頭是道,但做起來不見得如此。大方向大家都沒意見,但施行細則可能就有爭議了. 

 

以美國來說,這二年最流行的就是減少對菸酒和石化業的放貸,或是扶植特定環保人士進石油公司當董事. 先不說像菸酒這些被認為對人體有害是不是真的有害,你至少不能否能菸酒對很多人也是情緒的安定劑. 簡單地說,這是壞東西這件事是由誰來決定的? 如果這世界沒有了煙酒是會更好,還是如我當年在金門當兵,前一年剛廢除831(軍妓),隔年馬上發生一堆強暴案

 

或者以石油業來說,他們知道自己愈來愈不受歡迎,所以賺了錢也不擴產了,直接拿來股票回購或發股利, 結果當地緣政治發生油價高漲,產油大國的美國也沒有足夠的產能,結果一般消費者反而要受高油價之苦. 再生能源是趨勢沒錯,但在再生能源還未能全面普及前,是否要先扼殺或醜化傳統石油業呢?

 

把焦點重新回到台灣.

目前台灣前二大金控國泰和富邦管理的資產(AUM)都在新台幣11兆左右. 22兆資產有多大呢? 台灣目前上市公司總市值(2022年底)大概是44. 剛好是富邦+國泰管理資產的一半. 也就是理論上這二家金控加起來可以買下台灣所有上市公司的控制權(50%, 當然啦,這是理論上,實際上不可能).

 

事實上,在全民瘋買etf 存股風潮下,台灣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最大股東就是這些etf基金或是其背後的金控. 沒錯,拜當年南山人壽企圖染指中信金控事件,台灣已修法限制壽險業非自有資金持有的台股不能有投票權. 但做為公司的大股東的控制者,這些金控真的需要投票權才能影響一家公司嗎?

 

台灣正忙著選總統,不管你屬意的是賴、柯、侯還是郭, 如果有一天你發現,當你跟著政治人物瞎起鬨,支持這個罵那個的,結果不管選出的總統姓什麼,背後的真正主宰者都姓蔡,豈不諷刺?

 

順便廣告一下我今年初出版的公司治理教科書: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55976?sloc=main

 

有人說看了覺得不如公司的品格精彩….….畢竟是本教科書嘛. 對於學生以外的讀者,我想做為遇到問題時查詢的參考書可能更務實一點.

 

另一點我覺得和傳統教科書不同的,就是揚棄傳統那種威權式叫你背多分的模式,這本書很多章節在前一節告訴你 公司治理或ESG有多好或是多重要時,下一節又有告訴你公司治理或ESG帶來的負面效應是什麼?

 

相較於台灣流行的人云亦云,把ESG捧上天,卻不去思考其可能的負面效應,我覺得才是有問題.

7 則留言:

  1. 國泰金與富邦金AUM44兆元中,約有7至8成是屬於壽險所管理的資金。而壽險的資金約60%是投資在美債。實際投資在台股的部分,約6%至8%。如果以8%計算,約為3.5兆元。約佔台股市值50兆元的7%。

    回覆刪除
    回覆
    1. yes, you are right. 我忽略了台灣資產管理公司多數會放海外,和美國的不太相同. 不過再細思一下,雖只佔總市值的7%, 扣除掉市值前30大(如台積電一家就14兆了). 以及不是真的需要50%才能控制一家上市公司, 其實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刪除
  2. 感覺想說些什麼,卻又沒說什麼。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想說的是 不要只想著esg的好 或是利用金融去影響企業是順理成章....小心反而養出一個無法控制的哥斯拉

      刪除
  3. 教科書好看, 和一般會睡著的不同

    回覆刪除
  4. 感覺這句有點先入為主耶:
    "先不說像菸酒這些被認為對人體有害是不是真的有害,你至少不能否能菸酒對很多人也是情緒的安定劑"

    應該改寫成這樣才對吧:
    "先不說像菸酒這些物質是能穩定情緒還是造成更多社會問題,你至少不能否能菸酒對人體有害"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或許這個辯論正凸顯了用"公眾標準"來評斷一件事的可能問題. 例如30年前大家都說娼妓是不好的,於是陳水扁市長停止了公娼, 30年後大家反而認為與其讓私娼氾濫 還不如有特定情色區 至少可以管得到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