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請給綠黨一個機會

請給綠黨一個機會

首先要聲明:

  1. 雖然這次選舉中我捐了一點錢給這個政黨, 我和綠黨沒有任何關係, 也不認識其中的任何一個人.

  2. 綠黨並不是指民進黨, 而是真的有一個政黨叫台灣綠黨 (Green Party Taiwan), 這是一個以環保為主要政見的政黨


http://www.greenparty.org.tw/

其實要不要把這篇POST在本BLOG, 我猶豫了很久, 主要這個題目是和本站的屬性不合, 雖然我之前也寫過反對現任立委投機參選縣市長選舉, 不過當時著重的仍是從政府財政角度出發, 這篇是我第一次在本站中明白支持特定政黨.

這篇文章蘊釀了很久, 一直沒有成型, 但是幾天前的中韓棒球賽, 讓我下定決心寫了這篇, 因為當時看棒球已經看了一肚子鳥氣, 結果樓下還不時傳來, “xxx 作事最認真 服務尚骨力 是一個真正作事的人…”, 說真的, 我要是再年輕個十歲, 我一定從窗口用三字經問候他.

我印象中第一次發生這種事, 是二十多年前, 我還是高中生時, 我們這個鄉的鄉長因為涉及弊案, 被判重刑, 結果在鄉長選舉時, 這位仁兄用宣傳車一天至少十個小時, 不停放送的哭調, 痛訴受到政治迫害, 裡面不只他一個哭, 全家還輪流哭, 搞的好像我們這個鄉每天都有人出殯一樣.

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猜看看, 這位先生最後有沒有當選? 當然是當選了, 更有趣的是, 事隔二十年, 這次我回高雄, 這位先生還要出來選市議員.

我很遺憾的說, 二十多年來, 台灣的選舉文化, 除了買票的技巧變的更厲害和多了記者會爆料外, 幾乎沒有什麼太多的改變, 一樣的宣傳車不停放送, 一樣的在馬路旁插滿了旗幟, 一樣的黑函攻擊, 同樣的, 我猜愈接近投票日, 大家會看到(或聽到)愈來愈多的”哭爸哭母”, 反正不是女兒兒子出來哭, 不然就是八旬老母出來跪.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注意過, “法律規定”的競選活動是何時開始? 答案是, 依規定, 市長的選舉活動是從11/12~11/26號, 市議員和里長則是11/17~11/26. 算了吧, 你我都很清楚, 這些活動至少在投票日前一個月就開始了.

除了每次選舉, 我們都得忍受這些候選人宣傳車的噪音外, 我更受不了每次選舉旗海飄揚的景像, 特別是我每次開車時, 我都想, 如果安全島上的旗子突然倒下來, 我一定緊急剎車, 以中和的車流量, 後面的車一定撞上我. 這種事, 口口聲聲為民服務的民代們有想過嗎?

他們或許有想過, 問題是, 每個候選人都這麼作, 不插旗的人氣勢就輸了一半, 也從來沒有發生過候選人沒有插旗結果當選, 或是旗子插太多結果落選的. 就這樣, 每次選舉, 我們就要忍受旗海飄揚.

每一次選舉都有人罵噪音, 都有人罵製造垃圾, 但是台灣的選舉永遠是這樣, 為什麼? 因為造成這一切的, 正是你和我這些選民, 因為每一次我們都罵這些垃圾候選人, 但是最後基於某一種原因, 我們還是從一群垃圾中, 選了一個最不爛, 所以當然這些候選人會繼續“擺爛”.

會想支持綠黨, 是因為一次在台北市的街頭, 我意外看見了他們的“造勢活動”, 雖然號稱造勢活動, 不過就是幾家人扶老攜幼騎腳踏車上街頭, 沒有傳單, 沒有大聲公, 甚至我連到底是為哪一位候選人造勢都搞不清楚. 但我很清楚, 正常情況下, 這個傢伙肯定是不會當選的.

不過從另一方面想, 就是因為大家都認定這些人不會當選, 如果真的有幾個(應該有一個就偷笑了)選上了, 或者得票數出乎意外的高, 是否這就代表著, 有愈來愈多的選民向候選人發出訊息, 麻煩請不要再在那裡“哭爸哭媽”的打擾我的生活? 請不要把我居住的城市, 搞的讓人眼花瞭亂? 這種事再怎麼呼籲也不會有用, 我想只有一些人落選, 一些大家都認定不可能的人當選, 未來的候選人才會懂得要收斂.

Anyway, 這篇只是闡述一下我的想法, 我也知道在台灣介入特定政治立場是件危險的事, 不過還好綠黨還不算是能上得了檯面的政黨. 我也知道很多家庭對於特定民代其實是有感情的. 我無意也無權要求你改變投票意願. 但是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要投誰, 或是根本不想去投票的, 那麼或許可以考慮一下綠黨, 往好處想, 他們可能連保証金都拿不回來, 投給他們, 至少政府不用浪費錢去補助他們一票30元.

最後 補充一些這次選舉, 我個人認為“光怪陸離”的現象.

  1. 從北到南, 最常看的就是市議員和市長候選人的合照, 上面寫著強力支持xxx(市長候選人). 我百思不得其解, 市議員的工作不就是監督市政府嗎? 如果里長的政見是支持市長, 那還說的過去, 因為市長和里長是上下從屬關係. 但是市議員的政見是強力支持市長, 那就好像你要當裁判前, 你的政見就是支持xx隊, 那不是很奇怪嗎?

  2. 我看到一個里長的政見是”一邊一國 支持台灣獨立”, 我真不知他是選里長還是選總統, 這和我二十多年前見過本鄉鄉長的競選公報上的政見第一條就是”堅守民主陣容 以三民 主義統一中國” 一樣的荒謬.


會出現以上的現象, 不意外, 因為台灣已經走向的兩黨制. 台灣的政黨走向西方式的兩黨制, 不少人或許認為這是台灣民主的象徵, 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 台灣的政黨政治不過是從獨佔(monopoly) 走向了寡佔(Oligopoly), 這對消費者(選民)並非是最好的選項. 因為在寡佔市場中, 二黨只要作好屬性區分, 自然就能各自獨佔部份市場, 並排除其他競爭者. 而競爭中, 其中的一方, 只需要証明自己比對手就好(或是比較不爛), 並不需要努力去改變從好到更好. (看看中國大陸的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就知道).

我希望有一天, 台灣的政壇能有多一點不同的聲音, 也期許大家, 能在藍綠之外, 能有更多的選擇.

2010年11月16日 星期二

It’s a party, but you’re not invited!

It’s a party, but you’re not invited!

要論最近最熱門的財金話題, 當然非被俗稱QE2的, 美國Fed宣佈到明年六月底前買進6000億美元的政策不可了.

如果要再細分一下, 這些被發表的言論約略又可分為二類, 一種是批評美國政府如何不負責任, 以鄰為壑, 只顧不自己不管別人, 典型”啊~爽到你~艱苦到我”. 另一種則是多半來自投資名嘴, 大吹通貨膨脹, 金錢無效論, 結論是要大家趕快去投資, 否則可能很快淪落到財富縮水的階段.

奇怪的是, 似乎沒有人站在Fed的立場去解釋, 為什麼Fed要干冒大不諱, 硬要在這時候推QE2? 因此本文想從另一個角度提供給大家不同的思考.

  1. 為什麼美國要在此時推出QE2?


首先, 我們來看Fed主席怎麼說的:

“Easier financial conditions will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For example, lower mortgage rates will make housing more affordable and allow more homeowners to refinance. Lower corporate bond rates will encourage investment. And higher stock prices will boost consumer wealth and help increase confidence, which can also spur spending. Increased spending will lead to higher incomes and profits that, in a virtuous circle, will further support economic expansion.”

-以上出自Ben Bernanke 於宣佈QE2次日投稿華盛頓郵報

簡單地說, 他想讓利率低還要再更低, 這樣有更多人可以買房子, 公司更勇於投資, 股票會上漲, 進而讓人們感覺更富有, 因此更勇於消費.

不過我想除了以上之外, 還有一些理由, 他並沒有告訴大家:

  1. 今年很多的高成長是基於去年的低基期, 眼見今年就要過了, 如果沒更進一步的刺激, 明年不管公司財報或政府GDP成長率都會變的難看, 如果股價下跌, 那麼今年很多建構在資產上揚的財富虛幻都會破滅, 然後進一步引導經濟走向惡化.

  2. 共和黨掌控眾議院後, 民主黨執政的聯邦政府將無力施行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方案, 於是只好由Fed利用貨幣政策來挑起這個大樑.

  3. 大量美元將引導美元進一步的弱化, 將有利於刺激美國出口, 改善經濟, 而原本擔心可能造成美元崩盤的情況不可能發生, 因為亞洲各國為了保有出口优勢, 勢必會買進更多的美國公債, 來維持自身貨幣的弱勢.

  4. 美國各州財政赤字持續擴大, 不少州瀕臨破產. 只能透過舉債和削減支出來因應(包括裁員), 超低利率環境有利於州政府更容易的舉債. 相對舉債成本也會降低. 進而減少裁員人數.

  5. 目前銀行帳上還有一堆爛帳, 這些都出自當初的一些MBS因為房貸市場遲遲沒有起色, 一直無法解套(看看花旗銀行還在4美元左右就知道了, 更不用提FRE & FNM 這二個大爛帳), Fed要透過超低利率, 讓大家勇於買進這些MBS, 讓金融業起死回生.

  6. 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有利於美國農產品出口 (美國是農產品輸出大國)

  7. 就Fed就重要的任務, 維持物價穩定而言, 在QE2前的確美國通膨率並不高, 有利Fed採行這樣的政策.

  8. (陰謀論)亞洲各國加速泡沫化, 等到有一天Fed收縮資金, 這些國家會重蹈日本和台灣的老路, 到時又是美國獨大的年代.


2. QE2 是怎樣”印鈔票”?

一般而言, 央行有二項工具可以調節市場, 一個是調整利率(分存款準備率和重貼現率), 另一個是公開市場操作.

以前者而言, 大家都清楚, 目前的美國聯邦指標利率是0~0.25%, 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空間. 所以只能指望公開市場操作, 這也是QE的主要精神.

所謂的公開市場操作, 就是央行如果想緊縮市場資金, 那麼他就大量發行/賣出持有的票券或是公債, 那麼市場會持有這些債券, 而現金則是回流到央行. 相反的, 如果央行想讓市場寬鬆, 那就大量向市場購入債票券, 那麼市場會擁有大量的現金, 這就是QE的作法, 由Fed向市場購入債券.

之前有人開玩笑說, 紙類股應該會大漲, 因為”印了”這麼多鈔票. 事實上, 在現代的電腦化下, 央行只要銀行的戶頭把數字加上去就行, 並沒有真的印鈔票.

3. 影響QE2成功與否有哪些因素?

A. 美國以外的國家是否配合

簡單地說, 美國Fed期待的答案是, 這些錢讓大家都變的(或是”以為”)富有了, 或是出於擔心未來貨幣價值縮水, 開始投資, 於是出現一股全球投資潮和消費潮, 這會有利美國產品(包括金融商品)的去化. 再配合因為美元貶值帶動的出口競爭力, 進而讓美國經濟重拾活力.

不過以目前來說, 情況似乎不是美國預期這樣, 歐州國家採行和美國相反的方向, 採用財政緊縮, 而不是大力輸血的模式, 這代表著西歐一些國家短期1~3年內消費會減緩.

中國則是QE政策的最大的”受惠者”, 每個月都有數百億的美元流入中國. 這些熱錢在中國到處亂竄, 再配合中國人堅貞的”賭性”, 全中國再重拾台灣過去ROC的美名(Republic of Casino). 不過中國央行看多了日本和台灣的經驗, 知道有一天錢潮退了會出什麼事, 開始緊縮政策. 目前中國人行的存款準備率是17.5%, 是有史以來最高.

至於其他國家, 開始有幾個國家開徵熱錢稅, 準備防堵熱錢的過度湧入.

B. 通膨環境是否失控

以目前來說, 美國才剛宣佈QE2不到一週, 全球原物料就開始急速上揚, 一直到上週五因為擔心中國貨幣緊縮, 才重挫. 事實上, Fed也是上周五(11/12)才買進了第一筆的公債, 金額是72.29億美元.

會造成如此, 當然是因為全球熱錢很清楚透過期貨市場可以很輕易拉抬原物料價格. 可是這對於一般老百性就不是件高興的事了. 在民主制度下, 這種民怨自然會反映到對執政者的不滿, 進而迫使政府干預. 對美國而言, 大量的物品仰賴進口, 如果原物料上揚拉動成本, 再配合上美元弱勢, 結果最後造成民生物資上揚, 勢必形成對華府的政治壓力

C. 熱錢是否真能如Fed預期流入投資市場, 而不是去炒作商品

D. 不要再有大麻煩出現

簡單地說, Fed的目的, 在於經濟後續無力下, 提供更強而有力”資源”讓泡沫更進一步擴大, 更希望藉此創造一種大家都去投資的心理, 好讓美國之前金融風暴的一些爛攤子可以順勢解套. 只是很不幸的, 這個世界並不會像Fed想的這麼美好. 因為美國以外的國家, 不可能犧牲小我, 來成全美國, 特別是除了中國以外, 大家都有選舉的壓力, 任由物價飛漲, 那就換人作作看, 熱錢也不可能發揮天下為公的精神, 知道炒原物料會造成黎民百姓受害, 因此明知利潤很大, 還故意挑風險高, 利潤小的MBS作. 更不要講這個世界的經濟麻煩, 除了美國之外還有一脫拉庫, 中國的二元化差異和泡沫, 歐洲先進國家和PIIGS的超高負債問題, 日本的低迷不振…等.

所以啊, 如同魯比尼說的, 我猜明年3~4月左右, 大家就可以開始討論QE3了.

最後, 這篇文章, 讓我想到二句話:

一句話大家可能常聽到, 出自美國前財政部長 John Connally

“The dollar is our currency, but your problem”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 你們的問題)

另一句是本文的標題

“It’s a party, but you’re not invited”(這是一個party, 但你沒有被邀請)

這裡說的, 不只是像你我這般無辜的市斗小民, 也包括像中華民國這種無辜的世斗小國.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專家才是最大的災難

專家才是最大的災難

十幾年前我曾讀過一本書叫”群眾運動”, 那本書分析當時主流的群眾運動, 包括天主教, 馬克思主義和凱因斯主義, 發現了這些成功的群眾活動中都有二項共通點:

  1. 他們都是用艱澀的文句寫成

  2. 裡面內容不明確


為什麼是這樣? 該書更進一步提出了說明, 用句艱澀, 因此很多人可能必須花上十幾年才能搞懂這裡面的內容, 也因為研究者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成本, 因此最後很多人不得不自然信服於這項理論中, 進而成為一種信仰. 而內容的不明確, 則是提供每個人解釋的空間, 進而讓更多的人必需要用更多的時間去研究這裡的真正含意. 最後形成了一種群眾運動.

如果以上的內容造成你的不快, 請見諒, 首先, 這些內容是書上說的,不是我說的,其次上述的三本書, 我只讀過聖經,不過當然是中文版的. 所以用字是否艱澀, 我也不知道.

話雖如此, 但是如果你真的回頭想想, 也不免發現一些奇怪的地方:

  1. 耶穌基督和馬克思生前都沒有機會印証或見証自己的理論的施行. 他們理論的”施行細則”, 分別來自他們生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弟子”, 分別是保羅和列寧. 而這三者也的確出現了對原意解釋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派別.

  2. 凱因斯是惟一一位把自己的論點印証到實務的人, 凱因斯主義被運用在1929年的經濟大恐慌(Great Depression), 有部份的人認為是因為凱因斯主義解決了大恐慌的問題, 有些人則認為它根本無效.(請參見美國經濟大蕭條(二))


談了這些, 當然本文的主旨並不是群眾運動, 而是經濟學. 其實在我之前的文章就有談過經濟學的特質, 不過因為年代久遠, 所以我在本文再引申一次.

首先, 經濟學是社會科學, 和自然科學最大的不同是, 社會科學並不是放緒四海皆準的理論. 一顆橘子加一顆橘子等於二顆橘子, 基本上只要在地球, 不管是亞馬遜森林還是大安森林公園都是一樣, 但是降息會帶動投資風潮, 在中國可能是行得通, 在日本可能行不通, 同樣的, 社會科學會隨時間作改變, 所以現在降息在中國會帶動大投資, 可是十年後不一定是如此.

為什麼會如此? 因為社會科學談的是人, 而這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 同樣的人現在面對一個事件的作法和想法, 在十年後也會不同.

其次, 經濟學是不可實驗性, 也就是你不可能透過觀查100人的行為, 模擬出1萬人的行為推測. 同樣的, 你也不可能因為想知道通貨緊縮可能對社會的影響, 故意去創造一個通貨緊縮來試看看.

那怎麼辦? 所以經濟學只能用邏輯推論再配合上歷史經驗的方式來推測, 不過如前所說, 十年前A會造成B, 不代表十年後A再發生一樣會有B的結果. 再加上因為的人的行為模式難以預測, 因此經濟學常被人嘲弄的地方, 也就在於經濟學有一堆"假設其他條件不變".

正因為經濟學具有社會科學的特性, 所以要成為一名偉大的經濟學家就非常痛苦了, 首先, 你必須要在40歲前熟悉各項經濟學理論, 接下來在你確定了你的人生研究方向後, 你可能要花上十幾二十幾年去研究你所提出來的假設在實際上是不是這樣? 最後的結果, 如一開始說的, 最終你會成為你所研究主題的信徒.

寫了這麼多, 想說什麼? QE 2和美國Fed主席Ben Bernanke.

從前二天美國Fed宣佈QE2(Quantitative Easing II 量化寛鬆)後, 雖然這早就在預期之內, 市場還是引起了不少的爭論. 支持者(多半是基金經理人和分析師)大談投資市場前景如何看好, 順便不忘了暗示大家要趕快投資, 否則你的錢很快就會縮水. 反對者則是來自美國以外國家財金官員和一些學術界名嘴, 因為他們深知這些金錢潮很快就會淹沒他們本國市場, 或是不少避險基金會利用國際期貨市場拉高原物料價格, 進而造成國內通貨膨脹. 其實仔細想想, 不管是支持者或反對者, 講的都是一件事, 資產上漲, 貨幣貶值的時代來臨了, 只是有人從整體的角度擔心未來, 有些人認為這是乘轎而上, 發財的時候了.

到底美國有沒有必要在現在推出QE2? 其實這是最有爭議的地方. Bernanke說話了, 主要著眼是美國目前通貨膨脹並不嚴重, 而失業率一直沒有起色所致. 而且他說, QE最大的好處是, Fed如果看情況不對, 可以馬上從市場回收資金.

說真的, 除非是有其他話沒有被新聞摘錄的, 否則對這段話, 我個人覺得十分悲哀.

  1. 首先, 這証明了Fed不再是一個獨立公正的機構, 它臣服於政治力之下.我想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 在總體經濟學中對於政治是否應該干預經濟有很多的爭議, 最終的結果也至少是除非萬不得已, 否則最好不要干預. 理由很簡單, 第一, 政府有很多沒有效率的地方, 容易造成市場失靈. 其次, 經濟的循環就如同一年四季一樣, 大家都喜歡春天和秋天, 但如果只容許氣候永遠只是這二季, 那麼世界的秩序會大亂. 而今天Fed選擇在非絕對必要的時間出手, 只是為了改善失業數字, 那麼很有可能在未來, 大家會看到Fed對經濟更多的介入. 全球經濟也會在政府積極干預下, 愈來愈失控.


附上一下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的四大目標, 供大家作參考: (請注意央行重要的工作是"穩定" 行有餘力才是"發展經濟")

「一、 促進金融穩定;二、健全銀行業務;三、維護對內及對外幣值之穩定;四、於上列目標範圍內,協助經濟之發展」

2. QE2 會真的有用嗎? 目前QE”被宣稱”發生效果的在二個地方, 一個2000年代中期到2008年金融風暴前的日本. 另一個就是大家知道的美國2009年開始迄今的復甦.

日本的情況大家應該不陌生, 和目前全球的情況一樣, 日本低利率低成長已經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了(請參見”失落的十年-日本泡沫”), 最後日本央行(BOJ)採行了QE, 讓經濟開始恢復了活力. 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真如這些經濟學家說的那樣, 那麼為何今天的日本又再度死氣沈沈? 我想這個答案就如同有人說凱因斯救了美國經濟大蕭條一樣, 這種說法似乎忽略了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 如果你查一下2002-2008年間, 全球最重要的變化, 就是新興國家的堀起, 包括大家熟知金磚四國, 這些國家對於機械, 工業製品大量的需求, 我認為才是真正造就日本製造業重拾活力的主因. 事實上, 如果你還有記憶, 當時全球市場上最流行的, 就是日元的利差交易(Carry Trade), 就如同今天的情況一樣, 日本央行釋出的大量日元其實並沒有被留在國內, 而是被借出到海外投資如紐澳幣這些高息貨幣, 或是被避險基金借為套利的工具.

那麼2009年這次總算生效了吧? 是啊, 我不知有沒有人還記得QE1, Fed撒了多少錢? 答案是1兆5千億美元, 是本次的2.5倍, 但是造成的結果卻是不到2年, 馬上還要再來一次QE2. 除了和日本一樣, 這些錢大量外流到亞洲和投資市場, 對真正製造業幫助沒有預期來的大外, 更重要的是, 開始造成了人們對貨幣持有的信心, 開始造成了美國和非美國國家的對立. 對於國際或是美國本身埋下了更大的隱憂(請參見”為什麼會有二次衰退”)

3. QE2最後會造成什麼結果? 如同我之前的文章”Old Money, New Money”所講的, 目前的”趨勢”就是, 大家發現要像以前那樣開公司賺錢真是太辛苦了, 大家都想賺easy money, 所以很快的, 這些錢在全球化的平台下, 很快會流向任何會帶來高報酬的資本市場. 炒房產, 炒股票, 甚至炒原物料, 再配合上金融大鱷們操控媒體能力, 會吸引全球更多的資金加入. 在全世界形成一個空前的泡沫.最後有一些國家, 因為房價高漲會引發更強烈的國內對立, 有一些國家會因為糧食高漲, 引發動亂. 或者單單因為石油或金屬的高漲, 引發高物價通膨. 然後呢? 如果如Bernanke所說, 當Fed發現任務完成, 他們可以從容從市場回收資金, 調高利率, 那麼用不了多久, 整個泡沫就會完全破裂, 所有的事再重來一次, 為什麼我會這麼想? 因為我們正在作的事, 就是2008年的翻版(五分鐘了解金融風暴)

當然, 你可能會想, 如果事情真如你說的, 怎麼可能Bernanke沒想到, 或是Fed其他成員沒有想到?

的確, Ben Bernanke本身就是研究美國經濟大蕭條和通貨緊縮的專家, QE本來就是他的專長研究, 所以在沒有當上Fed主席前, 他最有名的稱號是直升機。班 (helicopter Ben), 因為他認為解決通貨緊縮最簡單的方法, 從拿一大袋鈔票, 再從直升機上撒錢就好.

這些方法從邏輯上推論沒有問題, 但是他可能忘了在1929年的世界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程度和今天完全無法相題並論, 當時你在美國撒錢, 多數的錢會留在美國, 但是今天的情況全然不同. 他也忽略了1929年美國還有大量的工業, 而2009年多數的美國製造業早已外移, 其他的還包括了1929年的美國人觀念強調努力工作, 儲蓄資本好應付退休生活或是子女未來, 而今天的美國人卻是只想過著安逸的生活…..等.

這就是本文想講的, 專家的執著,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絕頂聰明的人? 我遇過二個號稱他們這輩子有考試都是第一名. 一位是大學教授, 另一位是醫生, 這二位共同的特色就是, 雖然態度上很客氣, 但骨子裡都很堅持. 你也不能怪他們, 因為他們內心裡就是相信, 我比你聰明, 所以我才能有今天的地位, 不是嗎? 特別是當問題碰上的是他們過去長期累積的研究, 往往造成他們對事情的偏執, 他們堅信他們研究了一輩子的心血. 認為所有眼前發生和預期不符的都只是短期現象. 特別是像Ben Bernanke這樣,一輩子只有在學術界打滾的人. 會更明顯.

一個教授很固執, 如果錯了, 頂多只是學術地位有影響, 或是和學生同仁處不好. 一個醫生很固執, 如果錯了, 頂多是他的病人會倒楣. 但是一個美國Fed主席很堅持, 如果錯了, 那可能就會是世界的大麻煩了.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淺談美國政黨政治

淺談美國政黨政治

約莫五年多前, 我接待一對來自美國的母女. 閒談之下, 我和那個女兒都住過德州.”我實在受不了德州太多共和黨了, 所以我和我先生決定搬去西雅圖”, 有這麼誇張嗎?我心裡暗想. 不過的確, 我住達拉斯(Dallas)時,適逢美國總統選舉, 民主黨的候選人John Kerry德州甚至連來沒都有來過. 我們後面有位鄰居門上就高掛著”John Kerry endorses terrorism”. 如果你看不懂這句話沒關係, 用台灣的話來講, 就是”馬英九賣台”.

差不多了三年前, 我接待了另一對的美國夫婦. 當時是美國二黨總統候選人初選正火熱的時候. 那位先生好奇的問我, 台灣是否也有二黨政治? 我告訴他台灣藍綠嚴重對立的情況, 還舉了一個例子, 當初我太太的爸爸的政黨立場和我不同, 要娶人家女兒沒辦法, 每次到她家去, 也只能附和我岳父的想法. 沒想到這個例子讓他感同身受, 因為他是民主黨的, 但他岳父是共和黨的, 所以他每次去也能裝孫子. “Wow~ unbelievable!  The parties confrontation happens in Taiwan too ” (其實我心裡的OS也是: 靠, 沒想到老美的政黨對立也這麼嚴重).

是啊, 雖然我在美國唸書, 也住了一點時間, 但或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圈多數就是華人, 不然也是亞裔, 而這些人多半對政治參與度不高, 所以我們其實對美國政黨並不清楚, 即便是我問我住美國20年的哥哥, 他也很驚訝有這種事.

在一次美國行中, 我問了一下我的美國乾媽. “是啊, 美國人除了一些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外, 多數的人都有固定的政黨傾向, 雖然我們對外一向都是說我們是中間選民, 但是只要二個人見面, 談到一些話題, 我們馬上就知道對方的政黨傾向了, 如果是同黨的, 我們就會繼續聊下去, 否則我知道最好不要再談, 不然接下來一定會吵起來”.(咦~這跟台灣有什麼兩樣?)

談到美國政治體制, 我想不少人都有初步的概念, 總統制, 並由國會和總統相互制衡, 國會通過的法案總統可以否決, 總統送國會的法案也可能被國會否決. 然後是民主黨和共和黨二個政黨交相執政. 不過可能比較少人了解的是, 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政策上到底有什麼不同, 所以我想透過這篇簡單介紹一下.

民主黨(藍)和共和黨(紅)其實在很多議題都有不同的立場, 我個人就簡單以三大類來說明.

一.  政府制度和經濟政策: 這項當中, 共和黨主張小政府, 也就是政府作的事愈少愈好, 完全交由市場機制來決定, 因此民營化, 全球化, 自由化比較接近共和黨, 也因為小政府, 所以稅不用太高, 因此他們主張減稅, 其中代表人物就是雷根總統. 也因為以上的主張, 因此一般共和黨較受大企業或富有人士的支持.

相對的, 民主黨主張比較接近歐洲的福利國家, 主張大政府, 加稅並透過分配的模式來照顧弱勢族群, 因此這幾年民主黨掌控國會和總統就想通過如最低薪資保障和健保法案… 等. 想當然爾, 民主黨會較受藍領階級和工會的支持.

二.  對外政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近二十年來被稱為對台灣較為友善, 而且會賣武器給台灣的,都是共和黨總統? 這是因為共和黨的政策簡單地說, 就是建立一個以美國獨尊的世界(當然不可能公開這麼說), 所以共和黨喜歡在世界拉攏一些小弟, 在大哥帶領下向前衝, 誰敢不服, 就打誰.

相對的, 民主黨政策偏向多邊主義, 也就是和各地區的大哥都交好, 美國不作出頭鳥, 大家有需要再配合出手就好. 所以幾任共和黨的總統都有出兵, 而民主黨的多半是結束或撤兵的.

三.  社會政策: 這部份包含了一系列在美國國內很受爭議的問題, 例如墮胎應不應該合法化? 同性戀能不能合法結婚? 槍枝擁有合法化? 基因複製或幹細胞研究, 甚至是環保和經濟發展孰為輕重…等.

談到這裡, 扯一個題外話, 二十年前我剛考上大學,準備離家北上, 有個多嘴的人告訴我爸媽一句話, 叫”台大無美女 政大無處女”, 嚇的我爸媽再三告誡我不可以亂搞, 當然也讓我對大學生活的期待更上一層. 結果四年過去了, 什麼也沒發生, (X的, 真的是謠言, 害我期待了這麼久).

同樣的, 常看美國電影或影集的人, 可能也以為美國人很隨便, 初次見面相談甚歡, 然後一個小暗示就可以上床.(我當初要去美國也以為真是這樣,唉~再補一個X).

事實上這種事只發生很少數的大城市,絕大多數的美國人比你想像的要保守.像我的美國乾媽, 她聽到我太太不是我交過惟一的女友, 直呼”My God”, 因為不只是她和她先生, 她的兒子女兒的另一半都是他們生命中第一個, 也是惟一一個女(男)人, 她兒子和另一半甚至是從國中就交往到現在. 會造成這樣的情況, 很大的原因和美國的宗教有關.

美國是個宗教國家嗎? 當然是, 如果你打開任何一張美鈔, 上面都印著”In God We Trust”, 美國總統演說的結語也多半是”May God bless you all, God bless America!”. 是的, 有一半以上的美國人是屬於基督教, 特別是白種人居多. 於是宗教的態度, 就造成了對上面議題的影響.

墮胎? 不可以, 因為違反上帝意旨. 同性戀? 不可以, 因為違反上帝意旨. 基因研究和幹細胞? 不可以, 因為違反上帝意旨.

那麼你猜哪一黨的方向最接近這種保守的政策呢? 答案是共和黨. 也因此如果你看近幾次美國總統選舉, 支持共和黨(紅)的多數是中西部和南部的農業州, 主要的原因就是宗教在這些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力. 相對的, 支持民主黨的則是東西岸一些州和一些比較開明的大城市, 如舊金山, 西雅圖和以工業為主的如五大湖區.

不過誠如一開始說的, 一半以上的美國人屬於基督教, 因此在一些爭議的議題如同性戀, 即便是民主黨當中也有偏向保守的, 這就像位屬台灣北部選區的, 候選人即便是綠營, 也只能說中國政策要謹慎, 而不敢說要完全停止一樣.

當然, 在最近這一二年, 美國還興起了一個熱門的名詞叫茶黨(Tea Party). 事實上茶黨目前還不是一個正式的政黨, 反而比較像是一個派系, 或者說只是一種社會運動的泛稱.

茶黨的興起主要是在2009年歐巴馬上任後, 大家應該很清楚, 為了解救經濟, 借了很多錢, 也印了很多錢, 不僅造成很多人恐慌, 也造成很多美國人的緊張, 於是就有一些名嘴開始出來嗆聲, 並主張要抗稅來抗議政府這種無限制的財政濫用.

這個想法很快讓人聯想到200多年前, 英國政府也是打算向北美殖民地人民課重稅, 於是在波士頓的人一怒之下, 把一艘英國輪船上的茶葉全部倒到海裡去, 這件事最後的結果是引爆了美國的獨立戰爭. 所以這些人就被以冠上茶黨的稱號.

茶黨的興起,  本來只是一種社會運動, 但因為政黨的介入, 就開始不一樣了, 哪一黨? 當然是剛下野的共和黨. 首先介入的是親共和黨的福斯新聞台Fox News(不是只有台灣新聞台有顏色, 美國亦如此, 像CNN就是親民主黨的), 透過Fox News Channel 的不停放送, 美國開始愈來愈多人注意這個話題, 當然也幫不爽輸掉選舉的共和黨人找到了出口, 於是茶黨就在美國各地開始辦說明會.

茶黨的最高峰, 是美國上次擔任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的Sarah Palin(裴琳)高調參與茶黨的活動, 並積極把茶黨和共和黨拉到一起. 於是原本只是針對歐巴馬濫開支票不滿的茶黨, 開始有了質變, 變的更像極端保守的共和黨的一個派系.議題也從財政政策漫延到了同性戀, 墮胎或槍枝開放這些爭議話題, 原本照道理說, 這種極端的政見不應該受到多數選民的青睞, 但是偏偏在這次共和黨的初選當中, 多位茶黨支持的候選人紛紛打敗了對手, 成為黨提名的候選人, 因此反而造成很多舊的共和黨想去投靠民主黨, 但是偏偏選民又對民主黨執政不利 心存不滿.

最後的結果, 當然就等美國11/2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出爐後就知道答案了. 目前民調多半認為共和黨會重新拿下眾議院和本次改選的多數州長, 參議院難度則比較高. 不過, 我想重要的還是, 披著共和黨外套的茶黨到底可以拿下多少席, 如果結果是茶黨大勝, 甚至未來氣勢大漲, 茶黨的主張形成議題, 那麼我想接下來, 歐巴馬政府想要再這樣無節制的撒鈔票, 可能是一大難事了.

以上最後一句話, 應該勉強和本blog 的財經議題可以攀上一點關係吧.其實目前市場對美國Fed即將宣佈的QE2瘋狂樂觀, 股市也多以大漲或利空小跌回應, 但是別忘了茶黨事件可能是QE2未來變化的一項變數, 這或許是大家一片樂觀中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