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世界第二之四問

世界第二之四問

最近日本宣佈在今年第二季的GDP輸給了中國, 退居世界第三(僅是2Q, 1+2Q日本仍是世界第二), 消息傳出, 中國舉國上下歡騰, 又是一次中國向世人證明大國崛起的時刻. 但也就在同時, 不少批評的聲音也同時在耳邊響起.

本文是刊登於中國”理財周刊”的文章, 作者是邢力. 內容深度反省了中國在追求表面絕對數字的成長中, 僅以GDP這個數字作為經濟評估,其實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而事實上中國的GDP數字也一直為人所質疑.

我拜讀過不少大陸學者(或名嘴)的經濟分析文章, 但是內容多在討論歐美金融家的陰謀論, 如何運用金融工具來殘害中國, 或是中國應如何在歐美勢力下, 走出一條強國之路, 說真的, 這些文章初看覺得很新奇, 但看多了就覺得有點陳腔濫調. 這是一篇少數真正反省大陸經濟的好文章. 特此轉載和大家分享.

最後, 很抱歉 本文無法取得原作者的許可, 特此致歉!

=======================================================

中國GDP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著實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但在日本,GNP才能更真實地體現日本的經濟實力,如果對比GNP的話,那中國顯然還算不上世界第二。

據理財周刊8月23日報導,早在2009年,就有不少“愛國人士”通過對比中日兩國的GDP增速早早預言中國GDP將在2010年超越日本,而在2010年8月初,央行副行長易綱也曾迫不及待地表示“中國實際上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畢竟這些話都是中國人自己說的!

如今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日本讓出保持了四十余年的世界經濟第二大國的寶座,再次讓部分國人和國內外許多媒體樂壞了。還有不少經濟學者在那里搖旗吶喊,要給中國經濟“樹碑立傳”。甚至不少媒體已經把報導焦點轉移到了“中國何時超越美國”的問題上,有的專家說再過10年,有的說要等到2030年……給人的感覺是:中國經濟冠領全球的日子已經不遠了,中國終於又重新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中國人自此可以揚眉吐氣了。

盡管中國過去30年里取得的經濟成就有目共睹,但當前中國經濟和中國社會在GDP總量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所暴露出的諸多問題卻更加值得我們深思。在迎接“世界第二”經濟體寶座的同時,我們不禁要問——

一問:GNP是否也能“世界第二”?

首先,關於中日兩國GDP的數據的可信度,很多人心中還存有疑問。日本方面我們暫且不說,但中國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大陸31個省區市上半年GDP之和超過國家數據1.54萬億,約合4個重慶上半年的GDP,中央與地方的GDP數據相差了8.9%。

為什麼中央和地方的統計數字相差那麼多呢?著名經濟學家許小年表示:“無需多專業的經濟學分析,簡單的邏輯推理就可得出結論:要嘛地方政府浮夸虛報,要嘛國家統計局有意壓低,要嘛兩者兼而有之。地方為何虛報?這是公開的秘密。GDP乃最重要的政績指標,關係到上司的仕途和官位,地方統計局豈能不知?領導的高升就是下屬們的未來,數據就成為烘托和造勢的工具。”

事實上,近年來輿論關於統計局數據可信度的質疑從來沒有中斷過,從CPI、失業率等重要經濟學指標,到房屋空置率、房價漲幅等民生熱點數據,官方公布的數字和老百姓的實際感受總是相差甚遠,在“GDP掛帥”的政績指標考核壓力下,各級地方政府在GDP數據上“滲水”更是家常便飯。有些地方數據在層層上報時早已失真走樣,國家統計局又豈能得出客觀準確的數據呢?中國GDP數據恐怕難免會有水分。

這邊,中國GDP數據有水分;那邊,日本GDP數據卻有可能隱藏了其真實力量。中山大學經濟學教授林江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實我們的GDP里面很多都是外國人創造的,產生的價值和利潤最終會回流到他們的國家。所以GDP里的錢很大部分并不是我們的錢,中國人是享受不到的!”

相反的是,日本卻有著極其龐大的海外資產,林教授指出,由於日本國內經濟長期低迷,大量日本企業出海尋求商機,2004年日本的海外總資產就增加到了41968億美元,這包括日本在海外購買的土地和已經建造的工廠等等。因此如果從GNP(國民生產總值)的角度來分析日本經濟的話,會發現日本的海外進賬極其巨大,包括我們身邊這些中國製造的日本產品在內,這些都不算在日本的GDP里面,但其龐大的利潤卻最終回流到日本的錢袋里。因此GNP才能更真實地體現日本的經濟實力,如果對比GNP的話,那中國顯然還算不上世界第二。

二問:官方民間為何都有壓力?

有人可能會說,就算統計數據有水分,就算中國目前的真實經濟實力可能還略遜於日本,但中國經濟的持續高增長和日本經濟的持續低迷是有目共睹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頭銜早晚都會戴在中國的頭上。但奇怪的是,無論是中國官方還是民間,面對這則新聞時,都表示“壓力很大”

國家的“壓力”在於認識到了GDP總量雖然大,但人均卻依然很少。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表示,GDP的數據只是國家經濟實力一方面的反映。我們不僅要關心GDP數據,更要關心人均的數據,中國人均GDP只有3800美元,全球排位在105位左右。中國還有1.5億人還達不到聯合國一天一美元收入的標準,這就是中國的現實。

事實上,中國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許多經濟數據講總量, 早已排在世界前列甚至世界第一,但只要一平均往往就跌落到百名開外。畢竟中國的人口是日本11倍,面積是26倍,各種資源礦藏更是遠勝於日本,如此優越的先天條件,中國卻直到今天才在經濟總量上勉強趕上日本,并不值得我們如何炫耀。

另一方面,老百姓的“壓力”則來自於自己的收入“又給國家拖後腿了”——很多人似乎并沒有感受到國家的迅速富強和GDP五年翻倍給其生活帶來的實際好處。調查顯示,有高達86%的網民表示自己的年收入沒有達到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均GDP3800美元(折合每月2550元人民幣)。也就是說,哪怕中國人均GDP的確達到了3800美元,其中大部分也未必進入老百姓的口袋。

有網友留言說:“GDP增長這麼快,為什麼我的收入還僅僅在溫飽階段……天天省吃儉用,還不敢看病,不敢結婚,不敢買房……”還有人調侃說:“中國的經濟趕超日本算什麼,超美國都不是問題,只要再把房價漲一倍,GDP不就上來了?”還有網友表達了自己心目中最看重的“世界第二”:“我希望看到中國人均收入(不是人均GDP)世界第二,社會保障水平世界第二,貧富差距世界倒數第二。”

顯然,在已經不小的GDP大蛋糕的分割上存在著比GDP數字虛高更嚴重的問題。一方面,政府、企業、個人三方的財富分配體系已經嚴重失衡,過去15年中,中國政府財政收入增長了8.8倍,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增長了17.7倍,而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收入分別只增長了增長2.7倍和2.0倍。從1997年到2007年,勞動者報酬占GDP的比重從53.4%下降到39.74%。可見國民財富過度向政府和國有壟斷企業集中,普通勞動者分到的財富過少。

與此同時,財富也在向少數既得利益群體高度集中。根據世界銀行的最新報告,美國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財富。而中國則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國41.4%的財富,財富集中度遠遠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兩極分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基尼系數從30年前改革開放之初的0.28已上升到2009年的0.47。

中國畸高的貧富差距在奢侈品領域體現得最為淋漓盡致。早在幾年前,中國就已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而今行業普遍預計,明年中國可能就將超越日本,成為奢侈品消費世界第一。有趣的是,2009年中國汽車製造和銷售量也首次超越美國躍升世界第一,其中豪華車市場更是翻倍增長。

以世界排名百名開外的人均GDP,如何支撐世界排名第一的奢侈豪華消費呢?答案不言而喻。

三問:為“世界第二”付出多大代價?

為了實現GDP的高增長,中國經濟付出的各種代價恐怕是更加致命也更加難以挽回的損失。

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孫來祥指出,中國經濟目前最應該關注的,不是GDP規模超了誰,速度升了還是降了,而是它的環境代價和社會代價。

中國近年以出口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固然令GDP快速增長,但在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模式下,一些高耗能、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產業,不僅經濟效益較低,而且嚴重透支資源和環境。有專家指出,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模式和上世紀70年代蘇聯的經濟增長模式很相似,當時蘇聯雖然經濟發展最高峰時期GDP達到了美國的80%,但蘇聯生產一噸水泥的能耗是美國的2.3倍,木材產品1.5倍,礦物肥料7.6倍。中國現在的GDP單位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樣遠高於發達國家。

事實上,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各地政府在GDP競賽中,各地紛紛以超低的能源價格、水價格、環保標準、土地價格、稅收標準、勞動標準等所謂優惠措施競爭投資,結果形成高昂的待還成本——環境破壞、資源消耗、社會解離,使經濟增長的福利效果受到嚴重扭曲,并且高增長的成本一再被隱藏、轉移,直到積累到難以負荷的地步。

其中不少代價是不可逆的,比如長江源頭的沙漠化、比如黃河源頭的水枯竭,比如越來越極端的氣候,比如遭到嚴重破壞的古跡。不說遠的,光是2010年夏天層出不窮的天災人禍就足以證明中國為GDP付出了多麼慘痛的代價——從屢禁不絕、“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礦難到紫金礦業有毒廢水泄漏事件,從南京塑料廠爆炸事件到伊春鞭炮廠爆炸事件,各類人禍層出不窮,哪怕是牽動億萬人心的舟曲泥石流災害也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主要原因在於當地政府為了追求GDP“靠山吃山”,過度砍伐樹木和開砸礦山導致水土松動。

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結構同樣存在諸多突出矛盾。經濟學家吳敬璉指出,中國在第一、二產業集中了過多的勞動力資源,導致產業結構不平衡,而城鄉二元發展模式又導致了城鄉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另外中國經濟增長嚴重依賴投資拉動,根據國際經驗,發展中國家投資占GDP的比重分別平均在20%-30%,我們的投資率一直是在30%-40%,2005年底中國的投資GDP比率甚至高達48.6%。中國投資占GDP的比重已是可獲數據中的全球最高值,目前的投資增速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上,都是不可持續的。而投資中又強烈仰賴財政投資、國企投資和銀行貸款。該增長的像中小企業投資上不去。不該增長的像“鐵公雞”投入又下不來,這些矛盾不但沒有隨著GDP增長而改善,反而日益積重難返。

顯然,中國目前以破壞環境、過度消耗資源和過度倚靠投資帶來的經濟高增長存在著致命的缺陷,是不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方式,即便今天造就了“世界第二”也依然危機重重。

四問:中國最需要怎樣的“世界第二”?

最後,我們更希望,GDP這項經濟發展指標最終能給老百姓帶來更大的福祉。經濟學家茅於軾指出,經濟是為人服務的,政府發展國民經濟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根據荷蘭Erasmus大學的Ruut Veenhoven教授對中國3次幸福指數的調查,中國1990年國民幸福指數為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卻下降到6.60。可見即使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也并不能保證國民幸福的持續增加。而當前中國人的幸福感普遍不夠高,與全國上下一心追求經濟增長,導致國民壓力過大,以及在追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人性受到扭曲進而產生嚴重的社會道德危機有關,於是我們看到了富士康的連續跳樓事件,於是我們看到了毒玩具、地溝油、毒奶粉、毒蔬菜……

聯合國發布的人類發展指數似乎比GDP能夠更加全面地衡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和國民的生活質量,這個尺度將健康長壽、經濟發展、社會自由、保障人權、知識水平和生態環境等都包含在內。2009年,該指數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挪威、澳大利亞和冰島,而中國只排在92位。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32年了,這期間中國的經濟發展的確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但跳躍式發展也給中國留下了諸多難題。今後中國經濟發展的注意力應該逐漸從“量的積累”轉變為“質的提升”,從關心國家有沒有錢轉變為老百姓有沒有錢,從一味強調經濟高增長轉變為關注人的全面發展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如果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也能排名“世界第二”,那才是更是讓中國人感到無比自豪的時候!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為什麼會有二次衰退?

為什麼會有二次衰退?

本板網友也是我的好友, Alfred, 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明明我週邊的公司都在徵人, 工廠也在擴廠. 為什麼大家在擔心二次衰退的到來?”

要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說明的是, 由於我已經淡出台股, 所以基本上本板大多數文章說的股市, 指的都是美股, 而上一篇文章"10個要擔心股市崩盤的理由", 講的也是美股. 不過看到這裡, 你也不用高興的太早, 因為依照不管是經驗法則或是常理推斷, 如果美股大修正, 除非是辛巴威或是馬拉威的股市, 多數的投資市場都不能避免地要同樣面臨修正.

其次,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 別說是金磚四國, 就算是金鑽十一國, 全部加起來也沒有他一家大. 如果美國消費開始緊縮, 特別是再加上歐洲, 那麼就算金磚四國每年增加10%也沒用. 所以不用再去相信分析師什麼新興市場需求會填補發達國家消費的鬼話了.

OK, 我們重回為什麼會有二次衰退這個話題, 回答之前,請讓我們重新回顧一下當初各國政府是怎麼解救這場金融海嘯的.

約莫在2008年9月Lehman Brothers 宣佈破產後, 市場開始掀起了一股金融海嘯, 在美國Fed的帶頭下, 各國政府紛紛把利息降到近似0的水準, 但仍然挽不回市場信心. 也由於大家的過度悲觀, 很多的消費都被停止, 突然間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沒有人買了, 訂單幾乎都被Cancelled. 也開始了裁員或是放無薪假.

接下來美國和各國政府施行了更多的計劃, 例如利用買進MBS和不良債權方式將大量資金注入金融體系, 購入金融公司股權, 房貸可以只付利息不付本金, 修改會計原則, 獎勵舊車換新車(Cash for Clunkers), 買房子可以拿到抵稅權…等, 慢慢地, 市場在2009年約3月始恢復信心, 股票市場開始率先反彈, 同時因為之前多數公司因為擔心未來, 沒有下單, 因此急需回補庫存, 也帶動另一波生產潮, 這一波一直延續大家看到的今天: 經濟在持續復甦中.

看起來金融風暴已然遠去的同時, 回頭來看, 美國政府的解決手段卻也產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1. 大量的資金浥注是解決了金融業的問題, 但是卻沒有解決信用緊縮的問題. 當初在金融海嘯時, 曾有人建議把美國的主要的商業銀行都收為國有, 當然, 這個提議最後沒有成立, 一方面這有違美國自由市場原則, 其次也太小看這些銀行在國會的影響力. 可是, 沒有這麼作的結果是, 銀行在收到大筆資金後, 因為擔心壞帳的問題, 並沒有發揮銀行應有的貸款功能, 把錢再放給個人或中小企業, 反而緊縮銀根, 然而, 卻同時把這些錢投入了資本市場. 造成的結果是, 資本市場一路扶搖直上, 銀行也有了漂亮的財報, 但是美國本身消費市場卻遠不如預期復甦的情況.

  2. 加速了外移和裁員: 這場金融海嘯有帶給美國企業教訓嗎? 有的,很多人開始了解, 原來情況可以這麼糟糕, 畢竟對多數人而言, 發生在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也只有在書上或電影上看過, 這六個多月的教訓無疑是很大的警訊, 美國要裁員的難度高或是要付出的成本太高, 不如加速外包, 再發生事情只要減少下單就好了, 後面的dirty job 就讓這些外包商去作, 於是大家看到了, 美國失業率一直降不下來, 而亞洲國家不停的擴產.

  3. 個人儲蓄率提高: 我最近看的數字美國的儲蓄率是佔可支配所得的6.4%, 雖然不是有史最高, 但是我印象以前這個數字都是1%左右. 這個數字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美國人開始減少消費了, 之前提過, 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消費世界, 光這個國家消費就佔世界40%左右, 歐美努力消費, 亞洲拼命生產, 這是這個世界目前運作的模式, 當然有人提到2030 或是2040什麼的中國可能超越美國, 別忘了現在還只是2010, 眼下的問題都不知道怎麼解決, 居然有人會去期望20~30年的情況, 那是不切實際.

  4. 最後一個, 當然就是前一陣子被常提起的財政赤字問題. 這些債務到底要怎麼辦? 我把這項擺最後,是因為這對美國根本不是問題, 它只要確保美國不是全世界惟一一個高負債的國家就行了. 可是這也是一個問題, 因為其他國家不是美國, 一旦其他國家出事了, 就會回過頭來影響美國經濟.


好了, 我想我已經勾勒出一副景像, 在美國或是在歐洲, 由於大量的資金被引導進了資本市場, 帶動了資本市場的大漲, 所以不管是華爾街或是投資相關的行業完全恢復了榮景, 同樣的中大型企業的中高階主管也受惠於訂單和需求的恢復, 以及公司的Cost down, 一樣重回全盛時期.

也是在此同時, 也有另一批人, 他們一般是公司中低階層或藍領工人, 這當中有一些受惠景回溫, 重回工作崗位, 但是很多人的工作不保了, 這包括很多原本被視為鐵飯碗的公務員, 因為很多州政府財務岌岌可危, 他們被迫休無薪假或是裁員, 更慘的是這些人多半比較年輕, 因此他們多半在幾年前才以天價買下房子, 這些房價可能都腰斬了, 可惜他們仍有15年以上的房貸要還. 房貸還不出來. 房子要被法拍, 大量房子被法拍, 房地產就起不來, 於是有更多的人成為房奴, 他們必須縮減消費來支應房貸.

回到亞洲, 首先受惠於歐美國家的加速外包和訂單庫存回補, 再加上亞洲國家之前在金融危機時也推出了不少刺激方案, 亞洲國家率先回復到經濟榮景,  這時呢? 歐美的熱錢開始來湊一腳, 再加上亞洲人好賭, 哦不, 是好投資的個性, 於是當歐美還在緩步復甦時, 亞洲國家居然出現了過熱的景像, 這些錢不但炒股, 也炒房, 於是怨聲四起, 開始迫使這些國家必須要升息來抑制.

基本上, 這一切都很符合Alfred提到的景像. 好了, 那問題到底是什麼? 關鍵就是亞洲拼命的擴產, 最終還是要把大多數的東西賣給歐美啊, 原本歐美政府打的如意算盤是, 只要經濟能緩步成長, 自然會慢慢去化房貸, 失業這些問題, 但是不幸的是,

  1. 美國經濟本身就不是建立在健康的復甦, 一方面過多的資金流入資本市場, 帶動了大家財富的幻覺, 而另一方面, 因為政府獎勵/刺激所創造出來的需求, 在今年獎勵陸續結束後可能會消失, 更重要的是, 因為獎勵造就的提早消費, 如果後繼無力, 可能造成後面更大的需求空洞

  2. 經濟本來就不可能有永遠高成長這回事, 過去幾季因為基期偏低, 所以數字亮麗, 而接下來成長數字不再漂亮時, 會引發投資市場的疑慮, 而事實上今天, 有很多的消費就是架構在很多因為”資產增值”所大量增加的消費. 一旦資產增值不再增加, 他們的消費也會減少.


簡單地說, 我們目前以美國為首的全球經濟走到了十字路口, 前景似乎一片美好, 可是其實隱憂重重, 照道理說, 只要一直往前, 問題應該會愈來愈輕, 只是往前的動力愈來愈不足了.

不再往前或是往前的速度變慢不代表就一定會後退(不要跟我說什麼”學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這種鬼話), 只是就如同我之前有提過的, 一個人因為感冒引發肺病, 並不是因為感冒病毒人侵肺部, 而是這個人本來肺就有問題, 感冒只是讓人體抵抗力下降, 才會讓肺部出問題. 同樣的, 這一堆隱藏的問題會不會引爆出來, 就是焦點了.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看到不同經濟學者或相關官員的論戰, 會不會有二次衰退? 因為一邊看到的, 只是經濟減速, 而另一邊見到的, 除了減速, 他們還聯想到的各種隱憂爆發可能造成的連動效應.

到底會不會有二次衰退, 坦白說目前看不太出來, 但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 我想亞洲國家, 除了中國還能靠著一個莫深如諱的官方統計數字和勇於投資, 永遠不怕死的百姓支撐, 應該會好一點外, 基本上, 我想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吧.

最後, 再回到Alfred的問題, 為什麼你說的 我都沒有感覺到? 很簡單啊, 因為這些二次衰退講的都是"未來可能式", 而不是"現在進行式"啊! 否則我想你可能也沒有那個閒情逸緻看我的文章了

最後的最後, 我建議大家看一下二年前的一篇轉錄文章"日本-The Sunset Samurai", 這是來自issacchen先生的大作. 如今日元又重回對美元85:1的大關了...我建議大家如果手上有一些高息貨幣或是原物料基金的, 最好近期多注意一點.

2010年8月16日 星期一

10個要擔心股市崩盤的理由

10個要擔心股市崩盤的理由

這是來自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Brett Arends的文章, 原標題是 "Is a crash coming? Ten reasons to be cautious" .提出美國股市目前值得大家擔憂的十個原因.這個論點很接近我的想法, 因此Post 出來和大家分享.

基本上, 我不懷疑美國, 甚至全世界復甦的腳步, 問題是投資市場的腳步已經遠遠超過實質面的表現, 更重要的是這一波的政府刺激方案, 其實並沒有真正解決實質的問題, 只是透過低利率, 引導更多的資金和人們投向資市場. 當大家的財富或是經濟的發展和投資市場愈來愈緊密時, 其實反而造成了另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的. 一旦股市崩盤怎麼辦? 只是很可惜的, 在現行的氛圍下, 選民們是不會允許主政者去思考這麼長遠的事. 當然, 很多的政策也就是走一步算一步了.

現在的執政者除了希望大家真的都相信經濟好轉, 開始拼命消費, 好讓工廠去化那些愈來愈多的量能外,  也只能再祈禱不要再像雷曼事件一樣, 有一個催化劑引爆整桶火葯了.

有興趣的人, 可以看一下原文於此:

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10001424052748703723504575425723973560744.html

===========================================================

華爾街是否即將出現第二次崩盤?本周頻頻出現的一些唱空論調可能讓你開始猶豫起來。我不會去做預測,這是傻瓜幹的事情,而下面這篇文章也顯然不是預測性的。不過這個夏季太多人表現得過於樂觀和安於現狀,下面是值得警惕的十大原因。

1. 股市已經很高。根據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希勒(Robert Shiller)編制的資料,按照經週期性調整之後的盈利,美國股市的本益比大約為20倍。這遠遠高於大約16倍的歷史平均水準。這一比率一直是預測長期回報的一個有力指標。對於投資者而言,估值顯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

2. Fed開始緊張起來。本周Fed警告經濟形勢惡化,並亮出了在殂擊通縮大戰中所使用的武器:利用出售抵押貸款證券的收入來購買國債。這應該可以降低長期利率,對申請抵押貸款的人來講是好消息,但是在DJ工業平均指數已經站上萬點的時候,這顯然不是人們願意聽到的。

3. 看多的人太多。根據全美主動投資經理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ctive Investment Managers)最近的調查,主動型資金經理人預計市場還將繼續走高。Investors Intelligence的每周調查顯示理財顧問們持有同樣的觀點。這是一個值得警惕的理由。當所有人陷入悲觀的時候,往往是買入的時機,反之亦然。

4. 通縮已是既成事實。消費者價格已經連續3個月下降。而且最為不祥的是,物價正在對工資產生負面影響。根據勞動統計局的資料,上一季勞動者每小時實際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0.7%。因此Fed感到緊張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通縮環境下,工資、企業收入、住房價值和人們的投資都會出現縮水,但是你的債務卻不見減少。這就使得通縮成為一個邪惡的陷阱,尤其對於那些欠債過多的人而言。

5. 人們依然背負沉重債務。家庭、企業、各州和地方政府,當然還有“山姆大叔”,都肩負沉重債務負擔。根據Fed的資料,即便將金融行業排除在外,美國的總債務規模也基本上是十年前的兩倍:從18兆美元上升到35兆美元。家庭債務負擔幾乎毫無減輕的跡象,僅低於去年的歷史高點3%,仍高居兩倍於十年前的水準。

6. 實際就業狀況遠比官方資料糟糕。忘記9.5%的“官方”失業率吧,試試另一種衡量標準:現在只有61%的成年人(20歲以上)在工作。這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的最低水準,而當時乃是由於許多女性自願做家庭婦女,從而導致就業人數下降。今天男性參加工作的比例為66.9%。順便提一下,50年代這一數字大約為85%。而且其中許多人眼下只能找到兼職工作,因此20歲以上男性擁有全職工作的比例只有59%。這是看漲的理由嗎?

7. 房地產仍是一場災難。上個月法拍房產數量再次上升。根據專業房地產資料提供商RealtyTrac的報告,7月份銀行接管了9.3萬棟房屋。這比6月份高出9%,逼近5月份的記錄。RealtyTrac表示,今年法拍房屋數量將達到100萬。自然,波及效應將會通過推低房價而損害那些沒有被法拍的房屋業主。

8. 勞動節即將來臨。噢,九十月份似乎往往是華爾街的災難月份,想想2008年,想想1987年,還有1929年。從統計資料來看,的確存在某種“九月效應”。平均而言,股市9月份的表現要比一年中任何其他月份更糟。沒有人知道到底為什麼,有些人甚至將其歸咎于白天縮短所造成的心理效應。

9. 華盛頓的僵持局面。選舉季節已經開始,預計民主黨11月份將在兩院失去部分席位。在愛爾蘭都柏林的政治期貨公司InTrade,預測共和黨有62%的可能掌控眾議院。由於我們的政治對話似乎已經崩潰而且毫無修復的希望,我們不能指望在任何實質問題上達成“兩黨連立”的一致意見。你認為這是一件好事?投資機構Gluskin Sheff的首席經濟學家大衛-羅森伯格(David Rosenberg)本周指出,只有在“沒有任何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兩黨僵持不下對投資才是好事情。他指出,今天我們需要強有力的領導,而這不會出現。

10. 所有其他指標都發出悲觀信號。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再次下降,ISM的新訂單指標同樣如此。貿易赤字在擴大,第二季GDP成長遠遠低於預期。ECRI每周領先指標已經連續數周發出警告信號。6月份歐洲工業產出遠遠不及預期,即便強勁的中國經濟也在減速。科技龍頭企業思科(Cisco)系統警示未來風險。單獨來看,所有這些消息似乎都不算什麼,但放在一起看就不能不讓人擔憂了。

2010年8月10日 星期二

失業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失業率是怎麼算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當大家深深感到金融海嘯已遠去, 投資市場又是一遍大好美景的同時, 有一項經濟數據還如同沈睡者一樣, 還停留在金融海嘯的階段, 不管政府怎麼刺激,  就是起不來? 這是什麼? 我想大家心裡有數, 就是失業率.

為什麼政府要這麼看重失業率這個數字? 當然, 首先失業會影響消費, 這不難理解, 如你對未來不可知,特別是悲觀時, 很少人敢豪氣地大肆消費, 然後期待明天會中樂透頭獎. 同樣的, 郭台銘的所得可能是你的1000倍, 但他的消費很難是你的1000倍.

其次, 失業容易造成社會問題, 特別是長期失業可能造成心理問題..等.

當然, 政府要努力救失業還有一個說不出來的祕密, 那就是失業率高很容易讓大家去幹譙政府, 造成執政黨選舉的困難. 除此之外, 受失業率影響的, 還包括了充滿著預期的投資市場, 這也是為什麼, 大家都睜大著眼等每個月政府公佈的失業率報告.

也因為失業率影響這麼大, 不難理解, 這個數字自然成為政府努力”造假”..哦, 對不起, 我是指”美化”, 或者應該說”調整”….對, 是”調整”的數字.

首先, 大家要先了解什麼叫”失業”

就經濟學的定義, 失業是指”想工作”而找不到工作的勞動力. (請注意”想工作”這三個字,因為後面會用到).

那麼什麼又叫”勞動力“, 這是指15歲以上, 扣除軍人和監管人口(就是被關的啦)有工作意願又可以馬上工作的人, 就叫勞動力.換言之, 像本站共有人-老夏80歲的岳父還想投履歷去工作, 那就算勞動力, 相反的, 有些女士生平願望就是穿著美美的嫁入豪門, 每天喝下午茶的, 那就不算勞動力. 其他不列入勞動力的, 還有學生(不能馬上工作), 家庭主婦(沒有工作意願)...等.

所謂的失業率= 失業人口/ 勞動力 X 100%

這個一般也被稱為狹義的失業率. 另外還有廣義的失業率, 這是把非勞動人口但有意找工作的也算進來, 例如你目前是家庭主婦, 但打算接點家庭手工或從事網拍..等.

所以廣義的失業率=(失業者+非勞動力人口, 想找工作但還沒開始)/(勞動力+非勞動力人口, 想找工作但還沒開始)X100%

以下是勞動人口分配圖, 或許這樣可以清楚點.



以上這些在主計處網站就可以查到. 網址是:

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29&mp=1

不過我想大家好奇的是, 主計處是怎麼找出這些數字的呢? 答案是電話抽查. 在每個月15號後的那個禮拜, 各縣市政府的主計處會依據行政院主計處分配的樣本, 針對全台20,000個家庭進行抽樣調查. 再由這20,000個樣本去推算各縣市和全國的失業就業情況. (當然, 這20,000個樣本是除了依縣市人口不同外, 也有依村里情況不同作調整,  例如某些村可能農業人口多, 某些里是商業為主, 會預作分類, 確保不會本次抽到都是農業村或商業里)

基本上這樣的方法,是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標準而來, 所以各國的計算方法都差不多, 即使像美國這樣的大國, 也是每個月抽查60,000個家庭而推算出來.

(美國還有另一種方法, 從企業調查非農業人口就業數字)

那麼政府要怎麼調整失業率呢 ?

其實凡是這種  C=A/B X100%的比率 要讓C 降下來, 不外是 1.讓A變小, 2.讓分母B變大 或  3.讓A和B都變小

  1. 的方法, 大家都不陌生, 不外就是短期工作計劃, 政府出錢大量雇人進行短期工作. 這個方法來自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後, 英國著名經濟學家凱因斯 (John M. Keynes)的建議. 他說, 政府可以出錢先找人把樹搖一下搖, 再出錢讓另一批人把樹葉掃一掃, 再讓一批人把葉子燒一燒, 再讓最後一批人把灰燼埋起來. 這樣一來, 失業所造成的惡性循環就解決了.

像前一陣子美國公告失業率居然下降到9.5%以下, 市場喜出望外, 結果仔細一看, 原來是因為美國十年一次的全國人口普查(Consensus 2010)雇用了大量的臨時工所造成, 就是一例.

至於台灣, 那大家就更熟了, 抄墓碑, 拔雜草…各種的短期方案無奇不有.無非就是要幫助政府美化..不, 調整失業數字.

2. 讓分母變大, 這其實比較不容易, 因為勞動力=失業人口+就業人口, 除非真的就是就業率增加, 否則很難作假不是嗎? 事實上就有一個國家很天才, 可以平白創造勞動人口, 因為他們把外勞加進來了. 外勞是因應需求而引入, 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失業的問題, 如果一來自然分母就變大了, 失業率也下降了.

3. 讓分子和分母都下降, 那基本上就是減少被納入計算勞動力的人口. 那很簡單, 廣設研究所和學校, 讓學生多停留在學校, 或是提前召募, 讓年青男子早點入營服役, 那麼這些人就不算勞動力了…(當然, 理論上大掃黑, 多抓點人進監獄也有同樣的功效)

最後, 講了以上三種可能, 主要想說的就是, 失業率這種數字, 就和GDP或是任何的成長率, XX率一樣, 都有其吊詭之處, 或是說因為時代的變化有了不同的代表意義.

舉例來說, 前一陣子美國政府公告全美有38個州的失業率居然下降了, 大家欣喜若狂, 但仔細研究的結果, 下降的主要原因並不是就業市場好轉, 而是很多人失業太久了, 已經不想再找工作了, 自然失業率會下降(別忘了,  失業是指想找工作但找不到的), 而其實這些人還是沒有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預估美國真正的失業接近20% 的原因.

同樣的,  現在有很多年青人選擇在家網拍, 或投資股票而不去上班, 這些人雖然”號稱”要找工作,  事實上他們本身並沒有真正積極找工作, 到底他們現有工作算不算工作? 也是值得討論的.

其實造成今天高失業率的原因很多, 也有其歷史的成因,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之前寫的文章, “當高失業成為一種常態”. 基本上十幾年累積的問題再加上現有教育和年青人工作心態問題, 想在短期內能改變, 我想應該是很難事吧.